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名著导读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名著导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17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名著导读

 

课标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009年全国中考名著导读试题大都取自课标推荐篇目,考查内容有: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片段故事、主要人物及性格;对文学名著的某一内容或某个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感受与体验;按要求向他人推介某一部文学名著;了解与文学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品析文学名著的某个语言片段。题型主要有选择题、连线题、填空题、简答题、评介题、概述题等。

例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写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联系相关内容完成下面习题。

(1)请简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2)请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英雄行为写一段颁奖词。

(2009年湖北恩施州中考试题)

答案:(1)示例: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途中遭遇白骨精先后变作花容少女、老妇人、老公公的诱骗,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孙悟空不顾师父念咒阻拦,终将白骨精打死。(2)示例:变少女,变老妇,变老翁,白骨三变,三变都逃不过你火眼金睛;遭斥责,遭恶咒,遭恨逐,师父三惩,三惩都挡不住你斩妖除魔。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透视:此题设有两个小题,一题要求考生简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二题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英雄行为写一段颁奖词。解答这两道题,前提是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一定要熟悉,至少要看过相关内容的文学或影视作品;还要对白骨精三次变化的欺骗行为有本质的认识,对孙悟空斩妖除魔的精神有正确的认识,否则就简述不了经过,也写不了颁奖词。颁奖词的语言表述要得体流畅,注意运用恰切的修辞手法,富含一定的文采。

例 名著阅读。

(1)凭借你阅读《格列佛游记》的体验,从下列地名中选出格列佛没游历过的一项 ( )

A.小人国 B.车迟国

C.大人国 D.慧骃国

(2)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许多神奇之处。请从下列提示中任选一个,简述其相关故事情节。

①发现“水帘洞” ②获取“金箍棒” ③炼就“火眼金睛”

故事情节:

(3)有位著名教育家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应该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呢?请任选角度,联系原著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年福建厦门市中考试题)

答案:(1)B(2)示例:①有一天,群猴在水边洗澡,溯流而上发现一股瀑布。石猴率先跃入瀑布中,发现瀑布后有个天然的大石洞,他就率领群猴入住其中……②石猴想要一件合适的兵器,就去找东海龙王。试用了几件兵器都不满意,最后他看中了龙宫的定海神珍铁,便取来做他的兵器…… ③美猴王大闹天宫被抓,太上老君将他关到八卦炉中。他在炉中被煅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没想到不但没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3)示例一:此书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这种写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譬如,小说将保尔在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的严峻时刻,内心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自我的全过程刻画得非常细腻感人。示例二:这本书的名言警句很多,能激励我们成长。如:“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示例三: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这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物形象。譬如:保尔在手术之后,医生诊断他将双目失明,失去劳动能力。但他没有就此消沉,反而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骑兵师的中篇小说……

分析:此题共三个小题,分别从三个方面对考生名著阅读状态进行考查。第(1)题的失分原因,考生可能没有仔细阅读《格列佛游记》,对格列佛到底游历过哪些地方印象不深;第(2)题失分的原因是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叙述试题要求的一个故事;第(3)题可能由于时代与环境的原因,考生说不深刻。

阅读名著,一定要有选择性地予以精读、深读,融入自己的思索,读出智慧,读出情感,读出其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课标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009年全国中考名著导读试题大都取自课标推荐篇目,考查内容有: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片段故事、主要人物及性格;对文学名著的某一内容或某个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感受与体验;按要求向他人推介某一部文学名著;了解与文学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品析文学名著的某个语言片段。题型主要有选择题、连线题、填空题、简答题、评介题、概述题等。

 

例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写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联系相关内容完成下面习题。

(1)请简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2)请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英雄行为写一段颁奖词。

(2009年湖北恩施州中考试题)

答案:(1)示例: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途中遭遇白骨精先后变作花容少女、老妇人、老公公的诱骗,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孙悟空不顾师父念咒阻拦,终将白骨精打死。(2)示例:变少女,变老妇,变老翁,白骨三变,三变都逃不过你火眼金睛;遭斥责,遭恶咒,遭恨逐,师父三惩,三惩都挡不住你斩妖除魔。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透视:此题设有两个小题,一题要求考生简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二题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英雄行为写一段颁奖词。解答这两道题,前提是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一定要熟悉,至少要看过相关内容的文学或影视作品;还要对白骨精三次变化的欺骗行为有本质的认识,对孙悟空斩妖除魔的精神有正确的认识,否则就简述不了经过,也写不了颁奖词。颁奖词的语言表述要得体流畅,注意运用恰切的修辞手法,富含一定的文采。

例 名著阅读。

(1)凭借你阅读《格列佛游记》的体验,从下列地名中选出格列佛没游历过的一项 ( )

A.小人国 B.车迟国

C.大人国 D.慧骃国

(2)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许多神奇之处。请从下列提示中任选一个,简述其相关故事情节。

①发现“水帘洞” ②获取“金箍棒” ③炼就“火眼金睛”

故事情节:

(3)有位著名教育家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应该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呢?请任选角度,联系原著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年福建厦门市中考试题)

答案:(1)B(2)示例:①有一天,群猴在水边洗澡,溯流而上发现一股瀑布。石猴率先跃入瀑布中,发现瀑布后有个天然的大石洞,他就率领群猴入住其中……②石猴想要一件合适的兵器,就去找东海龙王。试用了几件兵器都不满意,最后他看中了龙宫的定海神珍铁,便取来做他的兵器…… ③美猴王大闹天宫被抓,太上老君将他关到八卦炉中。他在炉中被煅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没想到不但没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3)示例一:此书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这种写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譬如,小说将保尔在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的严峻时刻,内心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自我的全过程刻画得非常细腻感人。示例二:这本书的名言警句很多,能激励我们成长。如:“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示例三: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这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物形象。譬如:保尔在手术之后,医生诊断他将双目失明,失去劳动能力。但他没有就此消沉,反而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骑兵师的中篇小说……

分析:此题共三个小题,分别从三个方面对考生名著阅读状态进行考查。第(1)题的失分原因,考生可能没有仔细阅读《格列佛游记》,对格列佛到底游历过哪些地方印象不深;第(2)题失分的原因是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叙述试题要求的一个故事;第(3)题可能由于时代与环境的原因,考生说不深刻。

阅读名著,一定要有选择性地予以精读、深读,融入自己的思索,读出智慧,读出情感,读出其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选出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疾恶如仇,敢想敢做。

B.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D.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当时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2009年江苏常州市中考试题)

 

2.下列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两篇。

B.《骆驼祥子》的主人公,老实、健壮、坚忍,同时他又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尽管他有着“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祥子的奋斗经历和人生结局正诠释了“好人自有好报”的道理。

C.《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斯威夫特,主人公是格列佛。该作品通过讲述格列佛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抨击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D.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叙述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大师米开朗琪罗和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三位伟人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苦难造就英才”的道理。

(2009年山东临沂市中考试题)

3.请将下列“一句话评语”和对应的名著连接起来。

《儒林外史》 历史的长城

《红楼梦》 龙争虎斗

《三国演义》 书生现形记

《诗经》 失去的大观园

《聊斋志异》 先民的呼声

《史记》 瓜棚下的怪谈

(2009年甘肃天水市中考试题)

4.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是 (作家)自己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小说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为我们描绘了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请根据下边的提示,补写出祥子失车的主要情节。

第一次,他用辛辛苦苦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车,可 ;

第二次,他没有灰心,从头再来,拼命攒钱,可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次,他与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可好景不长, 。

(2009年湖北潜江等地中考试题)

5.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名著《水浒》中的一段文字,做后面的题目。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这首词赞美的是哪位好汉?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

人物:

情节:

(2)下面所列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从所提供的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进行比较。

第一组:林冲和武松

第二组:诸葛亮与周瑜

答:我选第 组

相同点:

不同点:

(2009年河南省中考试题)

6.名著阅读。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其中,“洞中历险”写的是汤姆与蓓姬在洞中三天三夜的历险经历,期间,他们遇到过印第安人乔。半月后,汤姆打开堵死的洞口,发现 。当汤姆带着哈克再度进入山洞,他们发现了 。

(2)《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出一个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关的歇后语,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歇后语:

故事情节:

(2009年山东潍坊市中考试题)

 

7.名著阅读题。“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是《水浒传》中描写鲁达的两个经典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一个故事。

(2009年江苏连云港市中考试题)

8.在甲、乙两段文字中任选一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再说 A 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 A 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选自《水浒传》)

(1)A处的人物是指 ,其主要的性格特点是: 。

(2)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水浒传》中有关A的另一个故事名称:

(乙)

“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 A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选自《简·爱》)

(1)《简·爱》的作者是 ,A处的人物是指 。

(2)从小说情节看,简·爱为什么会产生“非走不可”的念头?

(2009年浙江绍兴市中考试题)

9.请根据你的名著阅读实践和积累完成下面的两个小题。

(1)“5·12”地震灾后重建取得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顽强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请从教材要求阅读的名著中任选一部能培养这种精神和意志的作品,对其作一简介,仿照示例写出作品、人物和事件。

示例:《名人传》中音乐巨人贝多芬隐忍自己的痛苦,在他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2)简要分析下面冰心诗歌的主题。

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2009年四川眉山市中考试题)

10.名著阅读。

①武松乘着酒兴,走上冈子来,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转身再回酒店……

②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力气,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

(1)上文节选自古典长篇小说 。

(2)作者要塑造武松“打虎英雄”的形象,却为何写武松胆怯,想转身回去?

(3)武松从柴进庄上出来,就一直将哨棒带在身边,作者也时时提起它,读者满以为定当靠它打虎,结果却没有用上。这样写有何作用?

(2009年湖南株洲市中考试题)

11.相约名著。

中外名著中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学校读书节将举行“名著人物阅读交流”活动,某班同学推荐了以下几个人物,请根据你的理解,选择一个人物,完成题目。

汤姆·索亚 贝多芬 鲁智深 关羽

选择人物:

简介事迹:

点评精神品质:

(2009年江苏宿迁市中考试题)

 

12.名著阅读。

(1)下面三幅图的内容都取材于《水浒》,请任选两幅,分别写出它们所表现的故事情节。(每幅不超过10字)

(2)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题目。

“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灵魂在同你的灵魂说话;就像我们都经过了坟墓,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上面这段话是 (人物名)说的,反映了人物 的心理。

(2009年浙江衢州市中考试题)

1.七(八)班准备召开“我爱读书”的活动,你作为读书小组长,准备向小组推荐原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同学们希望你能从内容、人物形象及精彩语录三个方面对这部作品作一点介绍,你怎样向小组同学介绍?

(1)作品内容:

(2)人物形象:

(3)精彩语录:

2.下面几幅图相信你一定知道是《西游记》中的哪几个故事,请你根据相关情节分别为每幅图配上一个题目:

3.《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至六十一回写了“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联系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简述“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经过。

(2)请为“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英雄行为写一段颁奖词。

4.《红楼梦》这部名著,曾经有过许多个名字,你能说出几个: 。(至少写出2个)

5.《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奸绝”,诸葛亮被称为“智绝”,关羽被称为“义绝”。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相关的故事来佐证这种说法:

曹操:

诸葛亮:

关羽:

6.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色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的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可爱的动物。

(1)选文出自哪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外祖母的性格特点:

(3)在这部名著中,主人公在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为什么没有被压垮或变坏,反而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

(拟题/谭绍斌)

 

名著导读训练题答案

Ⅰ中考试题精编

1.D 2.B 3.《儒林外史》——书生现形记 《红楼梦》——失去的大观园 《三国演义》——龙争虎斗 《诗经》——先民的呼声 《聊斋志异》——瓜棚下的怪谈 《史记》——历史的长城 4.老舍(舒庆春)车很快被大兵抢走了(或:后被乱兵抓走,失去新车)虎妞难产而死,只好卖车安葬虎妞(或:虎妞的死,又使他人财两空)5.(1)吴用 情节示例: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排九宫八卦阵(2)第一组——同:都本领高强,有勇有谋,好结交好汉。不同:林冲是禁军教头,处事谨慎,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武松秉性刚烈,疾恶如仇,有仇必报,有恩必报。第二组——同:都有治军才能,充满智慧,有儒将风度。不同:周心胸狭窄;亮小心谨慎,谋事周密。 6.(1)乔已饿死在洞口旁装着金钱财宝的箱子(意思对即可)(2)歇后语示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故事情节示例:司马懿派兵来夺街亭,马谡因为纸上谈兵,自以为是,导致街亭失守。之前马谡曾立下军令状,诸葛亮虽不忍心,但为顾全大局,也只能处斩马谡。7.示例:“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在东京大相国寺管菜园子,一群泼皮无赖想要戏弄鲁智深,被鲁智深踢进粪窖,鲁智深将这群泼皮无赖收服。鲁智深武艺高强,力大无比,倒拔垂杨柳的举动更是让这群泼皮无赖佩服得五体投地。“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被陆谦收买的两名公人欲杀害林冲,一路暗中护送林冲的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制服公人,护送林冲到沧州。 8.甲:(1)林冲 逆来顺受(安分守己、忍辱负重)(2)示例:林冲误入白虎堂;林冲刺配沧州;林冲雪夜上梁山;林冲火并王伦 乙:(1)夏洛蒂·勃朗特(或:夏洛蒂) 罗切斯特(2)因为简·爱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而罗切斯特却要跟别人结婚了(注:简·爱不知道罗切斯特在试探她)。9.(1)示例:《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孤身一人在荒岛上艰辛而勇敢地度过了28年。(2)把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自然的咏叹完美地融合于一体。10.(1)《水浒传》 (2)要点:以人搏虎,危险;真实。(3)制造悬念(平添波澜);突出武松徒手打虎的本领。 11.示例:(1)人物:汤姆·索亚 事迹:与蓓姬在岩洞中历险 精神:沉着勇敢,在恐怖与死亡的威胁中无所畏惧。(2)人物:贝多芬 事迹:双耳失聪,疾病缠身,却创造了音乐史上的奇迹。精神:不被病魔打倒,扼住命运的咽喉。(3)人物:鲁智深事迹:拳打镇关西 精神:疾恶如仇,勇而有谋,粗中有细。(4)人物:关羽 事迹:刮骨疗毒 精神:镇定坚强,具有常人不具备的勇气。 12.(1)图A:(景阳冈)武松打虎。图B:林教头(林冲)风雪山神庙。图C:智取生辰纲(2)简·爱 追求平等、维护尊严

Ⅱ专项模拟训练

1.(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示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在此期间,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2)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一个无产阶级战士。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3)示例:“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孙悟空大闹天宫 真假美猴王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3.(1)示例:唐僧师徒在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到芭蕉洞“三调”芭蕉扇,历尽千难万险,最终借得芭蕉扇扇灭了火焰山的大火。(2)示例:火焰山,芭蕉洞,三次出生入死,三次不畏限险,正义压倒邪魔,智慧战胜伎俩。取经路上一神猴。 4.《情僧录》《风月宝鉴》《石头记》《金陵十二钗》等 5.示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濮阳诈死破吕布诸葛亮:火烧赤壁,空城计智退司马懿 关羽: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 6.(1)《童年》 高尔基(2)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广(符合文意即可)(3)外祖母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主人公敏感而孤独的心,她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他,使其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另外,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他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大意对,表述得体即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和长辈比童年
贪吃的小妹妹
观《假文盲》有感
端午枪战
我愤怒
叔叔,我想对您说
偶入雾都
拥挤的天堂
虎猫对饮
仿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
众生偷吃相
爱心拍卖
心路起伏
仿一枝花.不伏老
掀开尘封的河底
2010医院医生工作总结
中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研究所党支部目标管理总结
怎样写班主任工作计划
高中班主任教育艺术工作计划
2012年五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2012年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计划
班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高中优秀班主任工作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大学生的见习班主任工作计划
私立高中优秀班主任工作计划
2012年高一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高三高考前班主任工作计划
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之我见/王培荫行政法论文(1)
浅析我国刑法中的单位受贿罪_刑法论文(1)
试论贪污罪_刑法论文(1)
谈确认案件与赔偿案件司法统计的分类填报行政法论文(1)
关于刑事赔偿问题的几点看法_刑法论文(1)
从有害正义到无害正义
“合案审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行政法论文(1)
浅谈法律中的刑讯逼供_刑法论文(1)
民警因公伤亡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行政法论文(1)
死刑存废之思考_刑法论文(1)
关于和谐社会构建中刑事政策的理性思考与完善_刑法论文(1)
论刑事案件中证人及证人出庭作证问题_刑法论文(1)
浅议刑事裁判文书的论证与说理_刑法论文(1)
论刑事被害人的司法救济制度_刑法论文(1)
戒严法概念研究行政法论文(1)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4
《平平搭积木》教学感悟
《平平搭积木》朗读指导和学法指导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1
《平平搭积木》教学案例及评析
《自己去吧》词语造句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3
《自己去吧》教学实录及评析
《自己去吧》教学杂谈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2
《平平搭积木》教学建议
《自己去吧》教学实录
《自己去吧》课堂实录
《平平搭积木》教学杂谈
《平平搭积木》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