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安徽省芜湖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安徽省芜湖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23

安徽省芜湖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安徽芜湖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在芜湖市区东北角,有几座互相依偎着的赭色山峰,流光溢采。逶迤的山势蟠结幽邃,象一条游动的火龙,呈现在人们眼前。这就是干将、莫邪铸剑的遗址,也是世界上最早锻钢的地方。传说干将历尽艰辛铸成雌雄二剑,却得知楚王必将怒其铸剑迟缓而杀他,故藏剑不献,留给其子,希望他为父报仇。后人众说纷纭,鲁迅曾据此写成《故事新编·铸剑》。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

(1)逶迤( ) (2)幽邃(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1)错别字: 改正:

(2)错别字: 改正:

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

(1)依偎:

(2)众说纷纭: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存在语病,请改正。(6分)

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确定芜湖为示范区核心城市。这是芜湖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1)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效果。电视台在重要时段播出专题片,报社组织刊发评论员文章,(2)营造全市上下共同参与示范区建设。(3)这些宣传报道在我市引起了轩然大波,广大市民欢欣鼓舞。

改正

5.名句默写。(10分)

(1)见贤思齐焉, 。(《论语》)

(2)得道多助, 。(《孟子》)

(3)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4)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6)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述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企盼为国效力的诗句是: , ?

(8)古诗文中,许多写花的佳句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怀,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

6.走进《名人传》。(5分)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

(1)上面语段中,“我”是 ,“这种疾病”是指 。(2分)

(2)在《名人传》序中,罗曼 罗兰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自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请结合作品说说你从中呼吸到的“英雄们的气息”。(3分)

答:

7.语文综合实践。(8分)

为宣传人类辉煌文明成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校正在开展“庆世博,迎端午”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对联是我国传统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请你围绕活动主题,将下面所给的词和短语组成一副对联。(2分)

世博 端午 盛会 佳节 临寰宇 降神州

上联:

下联:

(2)上海世博会“安徽活动周”将于6月23日拉开帷幕,其中芜湖馆正在征集最能体现我市特色和魅力的相关展品。请你推荐一种展品(实物或图片均可),并撰写推荐理由。(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4分)

展 品:

推荐理由:

(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学校正在策划“迎端午”活动方案,请你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2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三部分文字,完成8-20题。

(一)(20分)

民航飞机上为什么没有降落伞

①每当提到民航事故,总会有人要问,民航飞机上,为什么不给乘客准备降落伞。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航空公司偷工减料。互联网对此给出的解释也不少,但无论怎么解释,总会有人提出各种诘问。实际上,在民航业内,这早有定论,并不存在什么争议。

②飞机在飞行中发生事故,我们分成两种情况来看。先假设这架可怜的飞机失控了,其实这是非常稀罕的事儿,对于现代民用客机来说,要想完全失控还真不容易。完全失控意味着,要么飞机进入了无法改出的危险状态,要么就是爆炸了,机身没有办法稳定。在这种情况下,飞机就像调酒师手中的摇壶,乘客完全无法站立,更不用说跳伞。

③然而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都是仍然可控的,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通俗地说,飞机无论出了什么事,最后都会落地,飞机员需要做的只是让它落得轻一些,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举例来说,加拿大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67,在40000英尺的高空燃油耗尽,依靠无动力滑翔最终成功迫降,无一人受伤。美国阿罗哈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机舱突然完全破损,前半段机身仅剩下地板,仍以过山车的外表迫降,仅失去了一名没系安全带的空姐。这是因为,现代飞机的动力和控制系统,通常都有多套冗余,如果排除严重的人为失误,出现伤亡性事故的机率极小。波音747有四套液压操纵系统,坏掉三套仍然能正常控制,波音777有两台发动机,只要一台工作就能越洋飞行。如果飞机没有失控,按照正确方法进行迫降,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出现伤亡的机会是很小的。

④而跳伞可就不同了。在一个摄氏零下40度,严重缺氧的高度,一个既不是超人也不是007的普通人,抱着“有总比没有强的心态”,打开舱门造成客舱失压,然后抱着降落伞从接近0.8马赫的飞机上跳下来,他可能既不会拉伞,也不会着地动作,也不知道落在什么地方……可以想见,这个生存机率有多大。假设现在我们处在一架发生事故、正在迫降的飞机上,给你一副降落伞,你想跳吗?

⑤如果你不想,这就是本文给出的答案,一个理智的人,在危机情况下会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而不是跳下去总比听天由命强。因为此时你并不是听天由命,站在你身后的,是100年来无数的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还有经过大量应急训练的飞行员团队。也许有的人说,我就不相信科学,就不相信技术,就不相信飞行员,我就相信我自己——那这就是一种癖。放弃安全来满足乘客的癖,这就不属于航空公司该做的事了。

⑥还有的人会举出这样的例子,有的飞机在发生事故后,在低空盘旋了很久才坠毁,这个时间完全可以跳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那些飞机盘旋并不是为了等死,而是在寻找迫降的机会,成功迫降的机会是非常大的。迫降失败都是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发生的,在这之前,没有人能够预料,据以往的数据来看,这种可能性也不会高于3%。所以这种事后诸葛的论断,并不具有说服力,用过去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去指导未来,也很难成为有效的做法——你把今天的彩票头奖号码背得滚瓜烂熟,也很难得到明天的头奖。所以,即使在飞机上准备了降落伞,在不能未卜先知的情况下,贸然跳伞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⑦所以,民航飞机不需要降落伞。

(选自《科学松鼠会》,作者苏椰,有改动)

8.阅读全文,说说民航飞机上不备降落伞的原因有哪些。(4分)

9.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10.第③段说“飞行员需要做的只是让它落得轻一些”,句中的“只”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11.写出第⑥段中加点的短语分别指代的内容。(4分)

(1)“这种可能性”指代 。

(2)“这种事后诸葛的论断”指代 。

12.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出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例句:

说明方法:

表达效果:

(二)(20分)

鼓浪屿的快镜头

舒婷

我住在鼓浪屿岛中心,辐射到海边的小路有无数条,我每天习惯地从体育场伊始,经港仔后浴场,顺着新建的环岛路,直奔渡口,大约60分钟,从不觉得枯燥与单调。石头、树木、建筑物,每天都在增加或删减细节给我看。

最先吸引我的总是植物日新月异的表情和层出不穷的花招。扶桑虽然粗枝大叶,单瓣的伞状花冠却开得细嫩如绢;复瓣的扶桑则沉沉垂下,不胜隔夜的露珠之重。①攀篱翻墙的喇叭花,广播的是小草小花小道消息。菠萝蜜把肥嘟嘟果实掖在胳肢窝里,像一只只刺猬抱附在巨大的树干上。

石坡上高踞着一所欧式旧宅,宽敞的长廊环绕,屋顶却四处见光。爬山虎穿门入户,芦苇耀武扬威招摇在窗棂间。荒园深处,野鹧鸪的啼声颤悠悠地拽过柠檬桉银色的枝条,弹出抑扬顿挫的尾声。唯昂然屹立的花岗岩石柱,与时光抗衡,毫不退让,犹保持昔日荣光。

有一天发现这所房子的屋顶修缮好了,红色的砖墙恢复了娇艳的肤色;再一天就看到窗帘在重新刷白的百叶窗后面温柔地低垂。围墙缺口已规划成典雅气派的大理石门廊。沿着石坡,三角梅、扶桑、一品红正当令。②尤其正楼两侧的花甬里,忽然金灿灿开出一片阳光三分野趣,哟,是都市人阔别好几辈子的油菜花。

眼看着一栋破败的大房子,一天天抖擞丰满而且充满人情味,便即兴编排出一些聊斋情节琼瑶故事来自娱自乐。

傍晚了,游客们散尽,一天的油水十分丰厚。一群群偷嘴的小麻雀从洗碗槽飞起,见我并无谴责呵斥之意,遂又拉帮结伙回到泔水桶讨食。它们想必忘记了收割后,阳光晒得热腾腾的泥香扑鼻的大田,以及田中央孤零零的,憨态可掬的稻草人。

桄榔树下一对老两口相偕坐在石椅上看日落,浪花偶尔溅到老汉的胡子上,旁边老妻就伸出袖管帮他揩一下。默想自己若老了,可有与丈夫互相扶持来这儿闲度时光的福分?赶紧把旁边一张空椅的落叶扫了扫,拇指在椅背摁一虚印,为10年后订座。

接着立刻想到要活过这十年,须加紧锻炼,保养各器官的正常运作。伸胳膊蹬腿,前俯后仰,腰背像缺油的轴承咯吱咯吱响;双肩乱动,看上去似跳迪斯科或草裙舞。又根据《健康文摘》介绍,拣一段平坦直溜的柏油路面,倒退疾走。走到老两口身边,见他们的笑纹加深,大有赞赏之意,不觉把步子提得更加轻捷雄壮,心中配以进行曲。

当我如此贪得无厌,将风景一一攫入心扉,敢情我自己也成了他人眼中的晨景?

(选自作家出版社《真水无香》,作者舒婷,有改动)

13.本文是作者捕捉到的一组“鼓浪屿的快镜头”,分别描写了形态各异的植物、 、 和 。(6分)

14.本文倒数第二段的首句是一个过渡句,它是如何衔接上下文的?(3分)

15.揣摩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5分)

(1)第①句说喇叭花“攀篱翻墙”,“广播的是小道消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第②句改成“尤其正楼两侧的花甬里,忽然开出金灿灿的油菜花”好不好?为什么?

16.作者习惯每天从鼓浪屿岛中心走到海边,一路上大约用时60分钟,为什么“从不觉得枯燥与单调”?作者的所见所感给了你什么启示?(6分)

(三)(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策之不以其道(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比行百里始奋迅(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然非精洁则不受

19.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 ”才能展现“千里之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具有“ ”“ ”的特点。(用文中的语句填空)(3分)

20.韩愈和岳飞都是借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看法,韩愈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从 展开议论,岳飞则通过 阐述,他们都希望 。(4分)

三、写作(55分)

21.以“心中有话对你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55分)

注意:

①请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③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安徽芜湖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安徽芜湖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姑姑家的小黑和小白
我的小狗娇娇
可爱的小猫咪
我喜爱的小鸽子
我的小花狗
懒惰的泡泡
蚂蚁
虎妞
天外来客
我爱我的小猫咪
有趣的鹦鹉
我喜欢——小狗甜甜
可爱的小金鱼
捉螃蟹
国税业务副局长工作情况剖析
第八册语文教学计划
县委常委会班子及成员征求意见建议情况说明
怀念亲人周国知
学习新党章  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双节期间事故急救预案
浅析执政权威与司法权威及行风评议等关系
雷锋精神,新时期学生思想素质中亮丽的火花
六年级教学计划
文化潮涌接天来——XX市建设文化强市掠影
国有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初探
在xx医院加盟xx医疗集团签约仪式上的贺辞
市国税局计算机信息中心各工作岗位职责
落实“两个纲要”、进一步完善我县妇幼保健工作
以人为本打造“一强三优”供电企业
不动产持有税实施的前提与可行性研究
关于河北省精品旅游线路建设的研究
浅谈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及方向
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究
试论保险业如何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广东:庄园经济的创新意义(1)
新形势下西藏农牧业发展路子及趋势研究
试论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伊春经济由“单优势”向“双优势”转变
住宅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与比较(1)
在生态建设的前提下科学发展林业产业化经济
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流通问题研究
我国有色企业境外投资现状及战略方向初探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课时训练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基础知识训练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课堂练习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