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杜桥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初一语文上册第一次统考试题及答案

杜桥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初一语文上册第一次统考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杜桥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初一第一次统练试卷

语 文

一、书写(共5分,第1题抄写2分,卷面书写3分)

1、请将下面一句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二、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lín峋( ) 贪lán ( ) diàn污 ( ) 一shùn间( )

3、完整填写下列成语(3分 )

头晕目( ) 忍( )不禁 绝处( )生

繁( )急管 心旷神( ) ( )然长逝

4、根据原文补写上句或下句(3分)

①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②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5、仿写句子,要求与所给的句子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都相同。请试着仿照

示例,完成句子。(4分)

示例: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

句子:生命

6、名著导读(7分)

①、《我的信念》的作者是 ,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 奖。

②、《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_________、童真、_________三大主题,这

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_________”。

③、《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唐

僧的大徒弟曾自称“ ”,他能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它还

能 ,是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艺术形象。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一)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8分)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8.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

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 2 分)

答:

9.文章前四节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 2

分)

答:

10.品读第⑥ 节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

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 2 分)

答:

11.请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2 分〕

答:

(二)满天风筝自在飞 (12分)

天一放暖,花儿就开了。花越开越多。春意就越来越浓了。

田里的花儿铺天盖地,姹紫嫣红。此时,天上也开始开花了,越来越多,开满了天空--是风筝。很久以前,我就认为风筝是天空开出的花。那时的我还很小。很小的我经常跟着二爷爷玩,二爷爷喜欢放风筝。那时,二爷爷60多岁了。但他和我们小孩儿一样,玩得很开心。

冬天里,雪花绽放的时候,二爷爷就开始扎风筝了。二爷爷不扎青蛙、龙、蜈蚣之类的风筝,不是不会扎,二爷爷说,他不喜欢这文静的天上飘着这么张牙舞爪的东西,不美。二爷爷喜欢扎花,二爷爷扎的花风筝特别的俊,二爷爷最爱扎的是梅花。放的时候,二爷爷一手牵好几个。只要他一松线,迎风一跑,风筝就全飞上了天空。最多的时候二爷爷一手放过十个风筝,线都有条不紊,从不纠缠,旁人都想跟他学这一手,可总也学不会。

二爷爷的风筝在天空开花的时候,所有的风筝都自叹弗如了,二爷爷的周围就聚了一堆人,一堆人就都把脸开成向日葵,仰望着天空中的风筝。大的花,小的花,忽上忽下,漂亮极了。

暮色西沉,该收风筝了,二爷爷就松开手指,手中的风筝就飞走了,只一会儿,就飘得很高,很远……

二爷爷看着风筝说:走吧,你们都走吧!之后,就长叹一口气,如释重负。二爷爷扎了一辈子风筝,放了一辈子风筝,最后一个也没留下。

村里好多人都纳闷,问他:怎么不留一只呢?他只笑笑,从不说什么。

后来我长大了,长大的我渐渐地明白了:那是因为二爷爷把风筝都交给了天空,把他们各自的“线儿”都还给了风筝自己,风筝才会自由自在地飞,无拘无束地绽放芬芳。

12、 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何作用?(2分)

答:

13、前文与尾段“后来我长大了,长大的我渐渐地明白了……”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3分)

答:

14、全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二爷爷喜爱风筝的?可他把风筝都交给了天空,一个也没留下,为什么?(4分)

答:

15、运用比喻可以使语言富有表现力,请找出一处比喻句并说说它的好处。(3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6、本文作者是 ,文章出处是<< >>(2分)

17、在下面横线上补充文章中所缺语句。(2分)

18、请你解释下面加粗词的意思(2分)

(1)项为之强 (2)鹤唳云端

(3)鞭数十 (4)作青云白鹤观

19、请你翻译下面语句。(4分)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文: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文:

20、请你写出本文中的成语(不少于两个)。(2分)

21、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2分)

答:

五、写作(30分)

22、人,总在变化--从待人接物到处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现在,你走进了初中校门,你发觉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已经发生变化了吗?请你选择初中后的某次经历,以“我在变”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文章贵在真,要写真事,要抒真情。

⑵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二、略

三、现代文阅读

(一)8、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含义是每一个人(学生、孩子)都能成才。母亲的话只是在陈述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这一自然现象。(每问1 分,共2 分)

9、为下文写“耳聋学生不被重视却取得成功打下铺垫;结构上与结尾构成首尾呼应;借花喻人,表现文章的主题。(答出一点得1 分,答出其中两点得2 分)

10、( l )他有些耳聋。因为不怎么能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耳朵,微向前伸了头,努力倾听。( 2 )他同答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3 )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 4 )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蠕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 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以上四点,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 分)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学做八宝饭
力力的太空美梦
我去姥姥家
遥控机器人
倒霉的新年
我的家乡
购年货
我家的小比熊
逛商场
动物园里的猴子
快乐的春节
我的神矛表演多精彩
放风筝
买菜
神奇的胖大海
关于台湾参加政府间组织的国际法思考
从国际法国内法角度谈WTO协定在中国的适用
试析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
关于英国民商事管辖权制度的主要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浅谈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
试析澳门保安处分制度及内地比较研究
浅谈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极其对策
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国际法分析
论我国民事证人制度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论有关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策略分析
试析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阐释我国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
试论贯彻新民事诉讼法加强民行检察工作的若干思考
试析《鹿特丹规则》下适航义务的变化
试析从经济法视角看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
尊敬人权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小伙伴》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王二小》教学设计
《称象》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