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之三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理解课文2-4节,教学有关的生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3、初步懂得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迷路)你能不能帮帮她?
2、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在野外辨别方向。
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导:想不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接下去我们一起自学一下课文,大家把生字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并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
自学课文。
三、自学检查
(一)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正音。
(二)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我们分清南方和北方。
1、出示图,说说你知道哪一面是南方,哪一面是北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2、课文是怎么写的?从这节中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问的?
(1)学习第二节。
A、教学生字“影”。
B、理解词“忠实的向导”,把“太阳”比作了什么?并说说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2)学习第三节(引:如果是在晚上,我们怎么来辨别方向呢?)
A、你学懂了哪几个生字,教学生字“盏”“永”“闯”。
B、说说什么是“指路灯”?为什么说它是指路灯?
C、介绍北极星。
(3)学习第四节
A、理解字词“碰、稠、稀”。
B、说说怎样来辨别方向的?理解“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边是北方”。
四、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节。
2、小结:现在你能不能帮帮这个小姑娘?如果在晴天的中午——,如果在晚上——,如果在雨天——。
3、指导书写“导,盏,永,稀,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仿照课文段落,写一写自己所知道的天然指南针。
2、知道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说说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1、说说你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怎样用它辨别方向?完成练习。
(1)中午的时候,太阳所在位置是()方,地上的树影所指的方向是()方。
(2)在晚上,北极星永远指着()方。
(3)在树林里,树叶稠的一面是()方,树叶稀的一面是()方。
2、齐读课文2-4段。
二、请小朋友们,再自由读一读课文2-4小节,说说这几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怎么写的?
提示: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先说明是什么指南针,然后说怎么样利用它来识别方向。)
三、拓展题
导:你能不能仿照课文段落,也学着用课文的方法向大家来介绍一种天然的指南针。
2、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出示句式,仿说。)
(1)自由说,可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写一写。(作业本题7)
(4)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一,五节。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了以后知道了什么。
2、交流:
A、与第一节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B、说说自己对“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理解。知道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知道自己也应该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
3、指导朗读1,5两小节课文。
五、齐读全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的力量
- 在白天感受黑夜
- 一件委屈的事
- 激情夏日
- 可爱的小狗
- 我的妈妈
- 可爱的家乡
- 胆小的我
- 笔直走,转弯狗
- 二十年后再相会
- 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有感
- 一节有趣的课
- 快乐的游乐场
- 秋天
- 假如我有一根魔术棒
- 教师晋职工作总结
- 创建“文明礼仪”特色班总结
- 组党员测评小结
- 城管大队工作总结
-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题总结
- 社会思品教研组总结
- 义务支教活动总结
- 英语常规检查总结
- 小学暑期集训工作总结
- 大学调研部工作总结
- 行政工作总结
- 财务总务工作总结
-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总结课题研究
- 团委调研部工作总结
- 预备党员测评小结
- 论市场经济下的依法理财
- 把颠倒的东西颠倒过来让错位的角色复旧其位
- 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 英语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
- 论析化工案例分析及其在教学培训中的应用
- 罚金刑问题和对策(1)
- 关于慎用逮捕权(1)
- 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在降解Cr(VI)中的研究
- 常用英语单词的词源浅析
- 英语影片字幕的翻译
- 浅谈硒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从《冬月》的翻译看“风韵译”中的创造因素
- 中国财政体制变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相互关系的研究
- 注水工艺技术研究
- 析破产程序中的撤销权(1)
- 《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 《穷人》续写有感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反思
- 《穷人》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中的阅读评价
- 《唯一的听众》听后心得
- 《别饿坏了那匹马》反思
- 《唯一的听众》教学后记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与反思
-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 《穷人》教学设计2
- 《唯一的听众》
- 《唯一的听众》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和教后反思
- 《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