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0
《一株紫丁香》片断赏析
(新课伊始,教师直接导入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紫丁香吗?
生:没有。
生:见过。
师:没有见过紫丁香的孩子请举手。(学生面面相觑,而后手举如林)
师:没关系。(面带微笑,并示意学生把手放下)
没有见过紫丁香的孩子,只要你再读读它的名儿,老师相信你准能猜出它的特点来。
(学生自读词语后纷纷举起小手)
生:它叫“紫丁香”,那它一定是紫色的。
生:对,我也觉得它的花是紫色的。
生:我想它还有香味。
生:(迫不及待地)是的,它一定散发着迷人的清香。因为它的名字里有个“香”字。
生:我认为“紫丁香”是一种开着紫色小花,散发着迷人香气的植物。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真爱动脑筋,仅仅读了“紫丁香”的名字,就猜出它的特点来了,真了不起!(出示“紫丁香”的图片)小朋友们看,这就是紫丁香。
【点评】
一、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变知识的阐述者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从学生的学习角度上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获取知识,使学生最终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悟,了解和认识了“紫丁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个个是成功者,人人都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二、精心设计“台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实施自主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自主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指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经过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及合作学习,获得主动发展的过程。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制约,他们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铺设一定的“台阶”,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成学习目标。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创设了“台阶”,营造了氛围,通过教师的有效指点,学生完全自主地进行了学习,课堂上也因此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愉快的运动会
- 美丽的树叶头饰
- 给教育局局长的一封信
- “神舟”六号成功发射有感
- 上学的烦恼
- 考试了
- 家庭“主男”
- 一次难忘的秋游
- 看《英雄豪杰——苏乞儿》有感
- 雨润凤山茶
- 书给我的启示和快乐
- 愉快的体育课
- 读《“枇杷”不是“琵琶”》有感
- 猎人海力布梗概
- 一场神奇的梦
- 农村小学校本研修情况的调研报告
- 向新课程对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后续动力的培养与加强
- 重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 浅论明代小说中的诗词
- 唐代语文学魅力
- 初中语文教师有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的策略
- 于漪们的改革创新精神影响语文教学改革
- 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及思考
- 让第一课时同样精彩 白小华
- 左小文主体间性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
- 谈语文学科的思维教育 隋丽娜
- 语文教学多样化发展的冷静思索
- “自主习作”方能真情表达
- 让生活为思品教学注入活力
- 浅谈中学语文教师的创新素质 蔡宗珍
- 《大自然的语言》学法导引
- 《大自然的语言》重点难点
- 《大自然的语言》写作特色
-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简析
- 《大自然的语言》语法修辞
- 《大自然的语言》结构分析
- 《大自然的语言》重难点突破
- 《大自然的语言》中心意思
-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达纲练习
-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背景知识
- 唐宋诗中的物候
- 《大自然的语言》基础知识题
- 《大自然的语言》重点语句分析
- 《大自然的语言》写作特色
-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