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7
《坐井观天》综合资料之二
一、教材内容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一至三段讲小鸟落在井沿上,青蛙问他从哪里来,小鸟说他从一百多里外的天上来。四至七段讲青蛙和小鸟因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青蛙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小鸟请他跳出井口看一看。
二、点及其分析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揭示“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寓意。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词语的意思,懂得像青蛙这样坐在井中看天是不对的。
通过多种形式读,课件演示,实验演示,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想一想,试一试,这才能把事情做好。
1、识字写字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识记字形。如:熟字换偏旁的方法、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喝、渴”两个字有半部分完全相同,只是偏旁不同,可以引导学生用会意的方法识记。人口渴了需要喝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人喝水要用嘴巴,所以“喝”字是口字旁。两个字右边的笔顺要强调一下。
“沿”:第五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农”:第五笔“横”要长一些。
2、词句方面
学习时可以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字读课文想想本课讲的是什么事,再想想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是什么,并找出有关的句子。“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这句话说明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看法是不同的,可以让学生看有关课件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意思。也可以让学生用书或本子卷成一个圆筒,从圆筒的一端向窗外看去。这样,便会有青蛙在井里看见天很小的感觉,借以帮助学生理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换词理解“大话”,并把所换的词带进去朗读体会。最后两段课文抓住“青蛙笑了”和“小鸟也笑了”读句子,从中体会他们都自信自己是正确的。
3、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的朗读重点是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要引导学生体会小鸟试图说服青蛙,青蛙却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心情,其中“别说”、“井口”、“那么”这几个词语可以读的稍重一些。第七段小鸟真诚告诫青蛙,劝青蛙“跳出井口”看看,要读得诚恳。
4、练习提示
课后第三题是比较形近字并组词。要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再读准字音分清字形的基础上分别组成词语。可以鼓励学生多组一些词语。
第四提示“一……就……”的句子练习。先让学生读懂两个句子,并注意体会“一……就……”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即紧密地连接起前后两个动作。然后启发学生用“一……就……”说句子。如:“我们一进公园就闻到了花香。”“小狗一见生人就汪汪叫。”
三、典型习题配备
读句子,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画“√”
1、青蛙坐井观天。
(1)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认为很美。()
(2)青蛙坐在井里,认为天很大。()
(3)青蛙坐在井里,认为天很小。()
2、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1)大声说话。()
(2)话说得太多了。()
(3)夸大的话。()
3、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1)有编辑。()
(2)大到没有边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喜欢暖暖的春天
- 雨伞下见真情
- 给饮水机换水
- 秋天又来了
- 我爱我养的小兔子
- 冬天的乐曲
- 一本好书——《笨狼的学校生活》
- 讨厌背课文
- 给姐姐的一封信
- 自我救赎的道路
- 彩虹般的调色板
- 与蟑螂的一场搏斗
-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
- 我家买了豆浆机了
- 父母之爱
- 关于帮助弱智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探索
- 关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运用心理知识开展工作之我见
- 浅论班级管理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探索
- Z-变换及其数值逼近
- 浅析儿童早期问题行为及其干预研究
- 关于长江水质问题的研究
- 基本遗传算法C语言实现
- 浅析依据认知结构理论指导青年足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 矩阵的分解及其应用
- JAVA五子棋游戏
- 浅谈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
- 浅论创造绿色心理环境,提高双语培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 DES密码系统
- 浅论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
- 自主合作 读中体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案例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 保护弱者 让我们勇敢──《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 着力语言,突出重点──《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谈
- 让爱自然的流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案例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