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浅谈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起步作文的教学

浅谈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起步作文的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2-05

浅谈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起步作文的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综合应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目前贫困地区小学的作文水平明显偏低,有些地区还出现宁可背作文也不愿动笔练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我多年从事小学教育,认为抓好作文起步阶段是关键之关键。以下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引导学生到实际生活去寻找写作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任何文章都是社会生活在作者脑海里的反映的产物。有些农村的教师总认为农村的学生的作文没法跟城里的学生比,城里的学生视野广阔,写作题材多,可写的内容丰富,学生学习条件好,写作水平高。的确,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不得不承认,城市与农村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与电脑网络的应用给城市的学生带来诸多方便,这是农村学生可望不可及的。但这并不说明农村学生的视野就狭窄了,要写的东西就没了,农村的学生自小就能直接贴近大自然,从小跟随父母参加过许多劳动实践,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童年趣事,他们正如鲁迅先生笔下的少年闰土,闰土有无穷无尽的新鲜“事”,都是鲁迅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农村孩子看到的、想到的、学会的都不比城里的学生少。农村的社会生活、自然条件都为学生的写作素材提供了广阔的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把学生引入实际生活,投身于绚丽多彩的自然界。让学生放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真切地去体验生活。没有庞大的工厂、没有美丽的公园,但我们有田野树林、有鸟语花香;不用背用电器做饭的作文,一样可以写出生火烧饭的好写作;他们写买菜的经历,我们写种菜的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让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成为学生的杰作。

二、珍视学生个人感受,注重发展个性。

同一事物,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感受;同一景物,学生站的角度不同,所观察到的也不尽相同。生活中要写的素材多如牛毛,小学生年纪虽小,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过去为了追求高分,学生一味地生搬硬套范文,不愿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心里的委屈难于启齿,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学中教师严重的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参差不齐的单独个体的差异,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自由天地,发展个性的广大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各尽其才,充分展现个性。在教学时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写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勇于创新,写下自己新、奇、特的思想。鼓励学生要大胆地把见闻、感受、所作所为毫无拘束写下来。要求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克服长期以来困扰着农村学生作文的“假、大、空”的毛病。只有放手让学生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写出自己的个性,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发展个性的同时,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得以凸现。

三、让学生的“问”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

几年来我在作文起步教学有一定的探索,觉得作文启蒙阶段是作文的关键环节。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在农村由于家庭条件、学习环境比较差,甚至连字典都买不起。心里虽有了写作材料,但因学习基础差,要用语言文字准确得表达出来是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这时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他们的写作动机就会一闪而过,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作文从此成为他们的一大难题。这时,作为教师要注意引导,耐心帮助,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记得上三年级的一节写校园景色的作文课,学生们都认真去观察、思考、练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写上一大段,但写作毛病却比比皆是。一节课快要结束了,我更惊奇地发现有小部分同学才写上一两句话,有一位同学竟一句都没写成。当时我很纳闷,校园的景物甚多,哪怕你一一列举也可写出一大段,他们竟毫不动声色的坐在那儿“混”了一节课。心平之余才了解到:同学们是由于在习作过程中,有的遇到了不会写的字,有的遇到了不知如何用恰当的语言去表达,有的碰上不会写的地方不问明白就乱写一通等等。这些情况都成为学生初习的绊脚石,日子长了习作就成了同学们的一种负担,一种苦恼,最后完全失去写作兴趣。

为此我想到一计:学生们在写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会写的字、有疑惑的地方、有语言表达困难需要帮助的等等问题,都可以向教师请教。农村的小孩很腼腆,平时想问教师一个问题还得下大决心才敢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哪怕问一些极简单的问题都娓娓诱导,态度要和蔼热情、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避免说一些“这个字学过了也不会?”“这么简单也不懂?”之类的话,对语病方面,教师要常提醒学生,写作文一定让别人看明白,要别人看懂你的作文就必须写清楚,要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你要表达的意思,不能马虎了事。要鼓励学生: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一个热心帮助他们的“好伙伴”。有了教师的帮助,他们会信心百倍,有兴趣把作文写好。

然而,教师的个人力量是薄弱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向教师请教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自主借助学习工具、查找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把各自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商量、探讨所遇到的问题。建构一种师与生、生与生、个体与群体的相倚互动的关系。“如果一个问题,你不知道答案,不去寻求,那你将永远不知道答案”这句话说得好,有了问题不去寻求答案,不明白的地方就会日渐增多。如果你有了问题,积极去思考,寻求到了答案,获得了知识,日积月累知识就会逐渐增多。在作文起步阶段农村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感受,又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的起步作文才得以顺利地完成。

四、作文要认真批改。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批改作文的方式方法是很多,但我认为在起步作文阶段批改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耐心搀扶

小学生作文是起步习作阶段,作文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很正常,教师需要耐心搀扶。针对写作毛病较多的学生,要进行“面批”,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缺。“面批”时,教师的态度要亲切,以商量的语气真诚地和学生共同讨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做出具体的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修改自己的习作,加强修改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

(二)、以鼓励为主

作文批改既要学生看到存在的缺点,更要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脚

步。学生经过了努力,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如果这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学生就会尝到成功的喜悦,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观察到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鼓励表扬的话可写在作文上,也可口头说。但不能单一、泛滥,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而定。例如对优生:“这么小的细节你都注意到了,你的观察力真敏锐。”“这段你写得如此传神,肯定经过深思熟虑,如果这个地方能这样……写,那更妙。”对比较差的学生:“想不到你也能写得这么多、这么好,你比以前进步多了。”“上次你才写上几句,这次你能写上一大段,你真是越来越进步了。”……总之,鼓励要因人而异。教师要不停地关注学生的进步,不断地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时时刻刻都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从而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记一次辩论会
记一次别开生面的辩论会
记一次辩论会
记一次辩论会
记一次辩论会
记一次辩论会
父母的爱
记一次辩论会(开卷是否有益)
父母的爱
记一次辩论会
父母的爱
记一次辩论会
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
解决家庭教育短视问题的途径及探讨
缝合眼睑裂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股权出质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案件追踪
医疗负压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
丈夫死于车祸,妻子告赢交警队
嘉兴市农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试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解析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教育统计安装包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中医耳穴压丸法的护理
浅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一)
《邓小平爷爷植树》随堂练习
《春雨的色彩》作者趣闻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重难点分析
《春天的声音》
《邓小平爷爷植树》综合资料
《邓小平爷爷植树》老师语录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句品读
《邓小平爷爷植树》生字扩词
《春天的图画》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字词梳理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二)
《春天的雨》
《春天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