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十二教学案例反思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十二教学案例反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十二教学案例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鸟的天堂优秀教案十二_教学案例反思_实录,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设计理念:

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时,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读中感悟和发。激发情感体验,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力求体现“充分研读,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设计特色:

教学1-9自然段,多以读中感悟榕树的大、美为突破口,本课时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力求突破。

1、围绕作者是“怎样表现榕树的大的特点”,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悟中发现。

2、在领悟表达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

设计流程及设计意图

课前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跟树有关,课前让大家搜集一些有关树的资料,能向大家介绍一些世界上奇特的树吗?生介绍

〔请学生自由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把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与课文所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知识面,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爷爷写的一篇文章《鸟的天堂》中,也介绍到一棵奇特的树,让我们一起来见识见识把。(出示课件)齐读课题。

2、天堂是非常美丽的地方,在你们心目中,鸟的天堂是个怎样的地方?生交流

〔(1)出示巴金肖像和色彩明丽的鸟的天堂的画面,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

(2)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初步开启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

课前大家已预习了课文,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贴:第一次榕树大

第二次鸟多

〔通过预习,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检验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学习1-9自然段作铺垫,板书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一目了然。〕

三、学习怎样表现榕树之大

(1)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看见了一棵榕树很大很大,作者是怎样表现榕树大的特点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读,好吗?

(板贴)怎样表现榕树的大的特点

(2)打开课文,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1-9自然段,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榕树大,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生读、找。

(3)从学生的回答中生疑:这两节究竟是不是写榕树大呢?

〔结实本课学习目标,从读找中生发疑问。没有根据的教案的预设一成不变的实施,而是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现场生成教学,从质疑处鼓励学生探究。〕

A、学习5、6,读中探究

(1)指名生读§5、§6,想想这节主要写了什么?生交流

(2)我们把这个争论的情景演示一下,我来当作者,我想邀请两个同学当我的朋友,谁愿意?(出示大榕树)

其他同学仔细听,从我们的争论中表现出什么。

师生表演争论,?生交流

(3)这是一株大榕树,那么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有许多株?

请同学们看图,再好好读读5、6两小节,说说理由。

生读、说。相机板书:远

师:巴金爷爷用笔多么精妙,值得我们好好研读,现在你们能不能说说5、6两节是怎样表现榕树的大的吗?生概括小结

〔5、6两节,通常在教学中被“略处理”。这一环节,巧妙地设置了两个铺垫:(1)演示争论的情景。(2)从争论中生发关键的问题:为什么误认为有许多株榕树?引导学生从直观的演示中感受到作者表现榕树大的用笔精妙。从问题的细究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好好研读,得到作者表达方法上的启示。〕

B、学习§7,读中发现

(1)我们再来读读第7自然段,请大家自由读读第7自然段。(多种形式促读)

(2) 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和大家交流一下。

a、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枝干繁多

b、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1)榕树奇特之处仅仅是因为枝上又生根吗?

(2)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又长成什么?

c、相机点拨第1句,第4句,联系上下文悟发现相机板书:近

齐读§7

(3)读到这里,你能来说说这一节表现榕树大和5、6两节有什么不同?生交流

〔先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读中有所发现。接着让学生充分地说,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捕捉住探究点:榕树的枝干有什么奇特之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利用文字空白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想象、描述。不仅让学生读中发现,还要悟表达方法的不同,探究第7小节表现榕树大与5、6两节有什么不同是在学生充分读、悟后可得的。〕

C、学习§8,美读升华

(1)5、6两节从整体表现榕树大,第7自然段从枝叶繁多的现象来表现榕树的大,第8自然段呢?我们一齐来看一看、听一听把!(放录象范读)

(2)你们觉得画面中的这段话美吗?想不想也来读一读?(打开课文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3)引导学生读好读美,以评促读

(4)同学们一定对大榕树产生许多感受,有什么话想倾吐,和大家交流交流。

引导学生从叶子茂盛、充满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来谈。相机板书:叶子茂盛

(5)能通过读把你的感受带给大家吗?引导学生诵读。

四、总结全文

师:学到这里,我们再回过来看看课文,作者是怎样表现大榕树大的特点。能不能归纳说一说。

生交流

〔既是学完课文后的总结,又检验了学生学习的成果,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完整性。〕

五、作业

“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旅游胜地,大榕树也声名远扬。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收集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

〔这个环节是课内学习的延伸,拓宽了学习语文的渠道,培养学生多方面适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板书:

怎样表现榕树的大的特点

第一次 榕树大 远 近

许多株? 一株两株 枝干繁多 叶子茂盛

鸟的天堂

第二次 鸟多

〔板书设计直观、清晰,体现了教学的流程、教学的整个思路,使学生借助板书激发思维〕。

第二课时

一、设计特点

倡导“在读书中用心去发现去感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第十至十四自然段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阅读10~14自然段,体会鸟的天堂热闹和作者对鸟的天堂赞美之情。

2、文初步感知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生读书用心去发现去感受的能力与习惯。

四、教学重点

着重理解12、13、14三个自然段,认真体会鸟的天堂里鸟的多、欢以及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目标: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鸟的天堂》,你有哪些收获:根据生答板书:榕树:大、茂盛。

2、师:这些都是由同学们在认真读书的过程中发现感悟、体会的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读书要用心发现感悟,这一方法来学习余下的课文希望大家能用心读书、感悟发现到更多。

出示卡片:读书要用心去发现感悟。

在复习的基础上,自然地出示读书方法,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朗读§10~14感悟发现鸟的多、欢以及作者的赞美之情。

(一)学习§10~14

1、读§10~14,想想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板书:鸟多

3、哪几节写了作者看到的鸟很多?§12.13

(1)指名读§12 你从中发现、感悟、体会了什么?可结合具体的语言谈谈。

A“起初…三只”。感悟到静→闹。鸟被惊飞了,而且越来越多。

B“我们继续拍掌……到处都是鸟影。”感悟到鸟多、鸟的欢,一片热闹的景象。

板书:欢

师:想象一下都有哪些鸟说一说?(生讲)

师:能把鸟的多、欢一片热闹的景象通过读来表达吗?要是读得好,请给他点掌声。

指名读,评议,练读,齐读。

师:你还从中发现感悟到了什么?

c “大的、小的,花的……有的扑翅膀”悟到鸟的种类多,颜色多,姿态多,一片热闹、欢乐。

师:读出鸟的种类多,颜色多,姿势多及热闹的景象。

指名读、评议,练习、指名读,齐读。

归纳。刚才我们是怎样来感悟体会到鸟的多、欢以及一片热闹景象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抓住感受最深的词句去发现感悟

展开想象去发现感悟。

通过在学生反复读、发现感悟鸟的多、鸟的欢,一片热闹的景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细细体会。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感知越来越清晰。并且通过想象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自由读§13,同桌交流一下,你发现感悟了什么?

大组交流

A、从“注意地看,应接不暇”感受到作者看到鸟多,鸟欢快自由的欣喜之情。

师:作者和他的朋友看到这一画面会说些什么?想象一下,说一说。

师:能读出这种情感吗?指读,评议,同桌互读,指读。

师:你还发现感悟了什么?

B、从“一只画眉鸟……真好听。”感悟到画眉鸟的愉快、自由。

师:你体会得真好!能否想象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用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加上自己的话更好。(生讲)

师:把这种感受通过读来表达。

指读,评议,练读,指读,齐读。

通过同桌间的合作学习,学生便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通过读文交流、汇报等形式来发现感悟语言文字、表达方法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互相启发、共同探究,让全体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得,培养了合作精神,强调了多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现了语文学科中以读代讲的特点。

(3)通过这么多遍的读,我们感受到作者这一次到鸟的天堂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热闹)

那么第一次到鸟的天堂又是怎样的景象呢?看§7,8(安静)

你从中发现感悟到作者的写法了吗?前静,后闹。板书:静态描写动态描写

师:那么这些你又是怎么感悟,发现的呢?

出示法三:前后对比去发现感悟。

联系本组训练的重点项目“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多方面的感受,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互动性与积极性。

师: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了这么多的鸟,这么热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呢?

(二)学习§14

1、自由读文,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感悟体会到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2、大堂汇报

学生提问。重点解决:

(1)文中最后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后面一个却没有?

(2)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出示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讨论(1):前一个加引号听别人说的,后一个是自己亲眼所见确实是鸟的天堂,是对它的认同和赞叹,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讨论(2):人们护树,使树长得这么大。人们护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献给母亲的歌
天上的星星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作业完不成惩罚?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合理运用惩罚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葡萄牙之行
作业写不完惩罚有没有好处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惩罚没有好处
加倍惩罚,不好
作业完不成就真该惩罚吗?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建筑材料员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项目经理年终总结报告
党员项目经理年终个人总结
土建助理工程师工作总结报告
工民建专业助理工程师工作总结
土建高级工程师年度总结
工民建专业项目经理工作总结
项目经理全面工作经验总结
施工现场材料员工作总结
甲方工程师年度总结报告
建筑工程助理工程师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师年终个人总结
建筑项目总工程师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技术总工年度总结报告
技术总工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我不是最弱小的》随堂练习-----提高篇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考点练习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二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点问题探究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一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雷锋精神的意义
《我不是最弱小的》之老师语录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之相关新闻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二)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老师语录
《我不是最弱小的》训练素材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一
《我不是最弱小的》写作指导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四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