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一面 背景知识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一面 背景知识_课堂实录_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内山完造和内山书店 内山完造(1885—1959),日本冈山人,20多岁来到中国,起初在上海贩卖药品,兼售书籍,后开设了内山书店,自起汉名邬其山。鲁迅与内山结交约在1927年底,两人友谊甚深,过从甚密。内山书店曾经是鲁迅躲避国民党反动派通缉的秘密住所。鲁迅接待客人,也多在内山书店。鲁迅和内山曾数度合作,办过版画展览。鲁迅曾为内山的作品《活中国的姿态》作序,并有《赠邬其山》五律一首。抗战胜利后,内山回到东京,致力于中日友好活动。1959年9月,内山以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身份来华访问,因脑溢血去世。依其生前意愿,葬于上海。内山书店亦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场所。
关于《毁灭》和《铁流》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鲁迅十分重视十月革命以来的苏联文学,尤其注重介绍反映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品。鲁迅着力推荐的作品是法捷耶夫的《毁灭》和绥拉菲摩维奇的《铁流》。这两部小说写的都是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生活。鲁迅认为“这两部小说,虽然粗制,却并非滥造,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实在够使描写多愁善病的才子和千娇百媚的佳人所谓‘美文’,在这面前淡到毫无踪影。”鲁迅甚至说,他爱《毁灭》,“就像亲生的儿子一般”,并说“实在是新文学中的一个大炬火”,是社会主义文学的“一部纪念碑的小说”。鲁迅把这类作品看作是战斗的无产阶级渴望的精神食粮。因此他一方面鼓励曹靖华翻译《铁流》,一方面“经过不少艰难”亲自翻译《毁灭》,并且自费印刷出版。
《毁灭》描写的是苏联内战时期一支由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组成的游击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在西伯利亚地区同反革命匪帮进行战斗的故事。在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时候,这部宣传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文学作品,对于我国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真好比“雪中送炭”。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法捷耶夫的《毁灭》,只写了一支很小的游击队,它并没有想去投合旧世界读者的口味,但是却产生了全世界的影响。至少在中国,像大家所知道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对鲁迅翻译这本书的高度评价。
《铁流》描写苏联内战时期一支由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的红军,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通过跟白军和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锻炼成为具有铁的纪律的队伍的故事。作者成功地描写了革命群众的精神风貌,塑造了共产党员红军指挥员郭如鹤的英雄形象。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一面,》背景知识,一面,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草船借箭》缩写
- 神秘的他
- 《草船借箭》缩写
- 《草船借箭》缩写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草船借箭》缩写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草船借箭》缩写
- 《草船借箭》缩写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草船借箭》缩写
- 束焕访谈:笑点“细分”以后
- 浅谈共产党员应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带头人
- 谈电影片尾曲与电影记忆
- 关于政治传播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意义
- 大器晚成的金明民
- 论传媒时代文学的影视化生存
- 电影产业的钻石模型解析
- 关于村民委员会选举的特点、问题及建议
- 论中国共产党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试论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政府公共服务改革
- 加强电影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与思考
- 论新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中的方言元素
- 论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 英美文学对电影文学性的影响
- 电影审查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2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2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难点分析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相关介绍
-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最大的“书”》 整体阅读感知
-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2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