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2)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2)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2)

教学目标:

1.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背自己喜欢的部分;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看图、学文,运用讲、读、写、画、演等形式体会黄山石的奇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黄山石的奇特,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2、会认14个生字,会写部分生字,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观景

同学们,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的黄山,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它兼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峻峭,庐山的飞瀑,衡山的烟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同学们想去游一游吗?

1、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黄山奇石的资料并作介绍。

2、教师用课件播放黄山风景图。

二、赏文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自己想妙计识记生字,遇到自学困难可以求助同学或老师。

2、学生说一说自己学会了哪些生字,是怎么学会的,教师相机板书;让学生说说哪个字的学习遇到了困难,集体献策攻克难关。

3、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一练要求会写的字。

4、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师生帮助正音,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品文

1、课文读到这儿,你能说一说黄山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吗?(板书:秀丽神奇)

2、你能用尤其说一句话吗?(例:黄山的石头非常有趣,尤其是仙人指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仔细端详课文插图--仙桃石,思考:这块石头为啥叫这名呢?

4、学生边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画仙桃石并介绍自己画的图画。比一比,谁介绍得生动有趣。

5、看谁能读出仙桃石的奇与趣。

6、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演一演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的那只猴子。

7、教师用课件展示黄山云海图,学生思考:猴子看着翻滚的云海,它的心情如何?它想说些什么呢?

8、带着高兴的心情,边做动作边练习朗读第三自然段。

四、练习

我们学习了课文的2、3自然段,作者描写得多么有趣啊!他赋予了石头鲜活的生命。你能当一回小作家,模仿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两块石头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进一步体会黄山石的奇特。

教学过程:

一、品文

1、作业交流。(模仿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两块石头。)

2、大家做裁判,从小作家的作品中选择佳句供同学们朗读背诵。

3、想象:假如你在黄山迷了路,仙人会怎样对你说呢?

4、配上动作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5、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一画金鸡叫天都这块奇石,并用课文上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画。

6、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的样子,动笔画一画。

7、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块石头,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块石头,比一比谁的语言生动有趣。

8、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读出对黄山奇石的喜爱。(教师适时点拨。)

9、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创造了人间奇迹,创造了黄山那一处处奇石,请选一处你喜欢的,看看图,读读课文,试着背一背。

10、有感情朗读全篇课文。

二、练习

1、推选小导游进行介绍,评选最佳导游

(1)、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结合一处奇石景点进行介绍。

(2)、每个小组结合课文中的奇石进行综合介绍。

(3)、小导游进行现场讲解。

(4)、评议、改进。

2、学生结合课前找到的图片,仔细观察,大胆想像,根据奇石的样子为奇石起名字,给大家介绍。

三、拓展

课外收集有关黄山云海、黄山奇松、黄山温泉的资料。(任选一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纸船
到汶川地震灾区
我的爱好
放风筝
第一次上光荣榜
我们和星星月亮交朋友
抓小偷之神秘的小偷
家庭作业太多
快乐的课间
我剃了个西瓜头
抓泥鳅
雪后校园
可爱的小猴子
启迪
我在QQ农场种菜
试论西方伦理学中的民生伦理思想
改革开放推动财政理论的发展
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部的主要职责
谈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试论信访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
正确认识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
财政赤字辨析
我国财政职能的调整建议
试论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及其培养
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解析
重构我国财产课税制度的设想
当前我国税收环境存在的问题
关于亚里士多德技术德性思想生成的思想来源
关于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语言观的启示
税权划分的理性思考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精心预设方能精彩生成──《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走进教材,超越教材,亲近学生,尊重学生──评方丹琳老师《画家和牧童》课堂教学
我的教学故事──《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读中感悟,演中品味──《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画家与牧童》课堂教学文字实录
《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
《画家和牧童》说课材料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意图
《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课堂实录点评
《画家与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设计意图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