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0
《找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板画。
3、学生写的描写春天的作文。
4、钢琴曲《童年的回忆》。
教学过程:
一、课题教学。
1、盼望着,盼望着,春的脚步近了。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描写春天的词语。)
2、是的,春来了,春来了,他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板书:找。完整课题)
二、初读感知。
1、春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这回细心的你能在春天里找到些什么?(圈一圈,划一划)
3、你找到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
1、作者不仅找得仔细,而且文笔也很美,用心去读一读,去体会作者文笔的美,体会春的美,这一次,你可以挑你最喜欢的句子读。
2、教学4~7自然段。
(1)指名读(4句中任意一句,结合板画、生字教学)
a、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吗?
b、你能想像这幅美丽的画面吗?
c、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d、指导朗读。
(2)小组合作学习其他三句。
a、我们还发现有三句话是和这句话的句式很像的,请你们四人小组自己去读一读,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者还想说些什么?
b、小组汇报。(结合板画、生字教学)
c、看着板书指导朗读。
d、试着背一背。
(3)仿写。模仿这四句话写一写。可以写一写春风,柳条,笋芽等。
3、学习第8自然段。
(1)课文中还有一段话,是老师很喜欢的(范背第8自然段)。
(2)想不想自己去读一读?(生读)
(3)文中用了女字旁的“她”,你体会到了什么?
(4)读了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春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是一个可爱的娃娃,是一个美丽的姑娘)
4、小结,改课题。
春姑娘从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到后来尽情地欢笑、玩耍;从远远地走来,到把我们包围,春真的已经来了!(改课题:找春天——春天来了!)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欢迎春天的到来!(配乐朗诵全文)
四、课外延伸。
孩子们都脱掉棉袄,奔向田野,去找春天。前些天,我们也去了江滨公园找春天,虽然还没有繁花似锦,枝繁叶茂,但每个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眼里的春天。并把她写下来了,能把这份美丽与大家欣赏吗?(生选读作文)
五、总结。
同学们,春悄悄地,悄悄地来了,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一个春的使者,遇见一个春的精灵。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幅春之图(指板画)越来越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八哥
- 欢欢喜喜过大年
- 我最讨厌“他们”
-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我的姥姥
- 秋天的收获
- 书包“负重期”的一天
- 牛鱼嘴的传说
- 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 数青蛙游戏
- 放鞭炮
- 过大年
- 读《钢铁是怎样成的》有感
- 店上村
- 小豆子的旅行
- 大学生暑期实践思想汇报
- 2012年大学生预备期入党思想汇报
- 青年节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
- 入党思想汇报之八零后的我们如是看待科学发展观
- 入党思想汇报——大学生应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
- 大学生预备党员预备期思想汇报
- 入党思想汇报:用辩证的思维学习科学发展观
- 2012年11月中文系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
- 大学生2012年党课思想汇报
- 大学生七一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 2012年12月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
- 2011年1月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 2012年11月大学生党课培训班思想汇报
- 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论科学发展观
- 中学生节能环保建议书
- 自然法学新体系引论法学理论论文(1)
- 继受法律的理性科学化
- 事物,事实,论证法学理论论文(1)
- 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也许正在发生
- 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上)法学理论论文(1)
- 出释入造
- 培植法治的自我完善机制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律原则适用的困境
- 审判的法治逻辑
- 中国法理学二十年法学理论论文(1)
- 法治、合理性及其代价法学理论论文(1)
- 论道德的法律支持及其限度法学理论论文(1)
- 入出国许可问题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长城》教学案例与反思
- 《颐和园》词句解析和教学建议
- 《长城》快乐练习:强化练习
- 《长城》教学设计13
- 《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8
- 《长城》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长城》教学设计6
- 《长城》教学设计5
- 《长城》教学设计18
- 《长城》教学实录
- 《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12
- 《长城》教学设计7
- 《长城》教学设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