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7
古诗三首
教学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
3、背诵这三首诗。
4、以家乡的自然风光为内容,练习写一个片断。
教学重点:
1、理解词句,读懂诗句。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江畔独步寻花》,体会诗人感情。
2、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指名背诵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二、指导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2、简介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诗圣”。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每句的意思。
4、再读,逐句讲解,师生订正,补充。
江畔:江边。
蹊:小路。
留连:舍不得离开。
时时:不停地。
自在:自由自在。
5、连起来说说诗意。
6、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1)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2)指导读出春天景色的美和诗中蕴含的情趣。
(3)自由读。
(4)指名读,师生评读。
7、练习背诵。
8、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自己记忆“畔”“娇”“莺”。
(2)指名说是怎样记住的。
(3)书写生字,每字写三遍。
三、自由练习读《游园不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作业
1、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2、预习后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游园不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背诵这两首诗,默写后一首。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江畔、娇莺、留连、恰恰啼
2、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二、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1、解题。
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去。)
诗中的“园”指私人花园。
2、介绍作者。
南宋,叶绍翁。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想想句意。
4、再读,逐句理解。
重点词:应、怜、小扣、久
5、有感情地读,读出诗韵。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2)出示挂图,吟咏。
(3)学生自由练读,互评。
6、练习背诵。
三、指导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出示挂图,解题。(之,到)
2、介绍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诗人,“诗仙”。
他与孟浩然是好朋友。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4、再读,逐句理解。
5、有感情朗读。
读出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学习生字:识记,书写。
五、齐背这两首诗。
六、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
2、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以家乡的自然风光为内容,练写一片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背诵这三首诗。
二、进行练笔。
1、明确要求。
(1)出示要求。
(2)指名口述练笔要求:写家乡的景物——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表达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选择内容
(1)启发选材。
(2)小组内同学之间交流。
如:江边高压线塔,汽渡码头,南北大河,灯光夜色……
(3)指名口述要写的内容,评议。
3、练写片断。
(1)全班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2)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断,相机进行写法指导,如,抓特点,按一定顺序写,表达出自己热爱家乡之情。
4、继续练写。
5、写完后修改,当堂完成练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四川地震感受
- 六一的灾区儿童
- 节约用水
- 我跟妈妈去上班
- 难忘的体育课
- 我爱我的小白兔
- 地震可吓人了
- 我发明的帽子
- 放假的第一天
- 端午节
- 狮子与海豚
- 水果
- 小花猫
- 父亲节
-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 灌区高效用水
- 夏季如何降低水泵能耗
- 微滴灌高效固态复合肥的施用方法
- 地下滴灌技术的应用
- 地畦灌溉技术
- 几种抗旱耕作方法
- 园林树木生长期应如何灌水
- 灌溉施肥
- 微灌技术的作用和效益分析
- 小管出流灌溉技术
- 波涌灌技术
- 渠道沉陷、滑坡及裂缝的修复
- 冬枣树灌溉
- 节水技术-植物营养与病害防治技术
- 防堵滴灌技术
- 《桃花心木》 随堂练习提高篇
- 《匆匆》考点练兵之诗歌类提高篇阅读理解
- 《桂林山水》同步参考范文-校园中的奇松
- 《桃花心木》 重点问题探究
- 《桃花心木》小升初考点衔接2
- 《桃花心木》 随堂练习巩固篇
- 《桃花心木》 整体阅读感知
- 《桂林山水》同步参考范文-可爱的校园
- 《匆匆》考点练兵之诗歌类巩固篇阅读阅读理解
- 《桃花心木》 教案1
- 《匆匆》同步作文 审题指导
- 《桃花心木》之美文欣赏1 百合花开
- 《桃花心木》之美文欣赏 阳光的香味
- 《桃花心木》老师语录
- 《桃花心木》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