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中学生课外阅读误区初探_语文论文

中学生课外阅读误区初探_语文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中学生课外阅读误区初探_语文论文

 

拓宽中学生课外阅读,无疑是当前中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一环节上,教师对“读什么”、“怎么读”这两个主要问题把握不够准确,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在课外阅读方面虽然下了很多功夫,而仍然于语文能力的培养无甚裨益。造成课外阅读这种“高投入、低效益”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主要症结所在,还是由于这些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不知不觉陷进了某一“阅读死角”,以致徘徊、困惑,从而制约了语文诸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们把这种状况姑且称之为“课外阅读的误区”。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形成中学生课外阅读误区的原因,试图引起同行的重视,以期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因“偏食”而形成“阅读误区”

对于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往往放任自流,忽视和淡化了其具体的指导,学生凭兴趣遨游书海,久而久之,必然因“偏食”而形成“颇具个性”的读书嗜趣。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迁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还很不成熟,看语文作品,难免“情人眼里出西施”。比如偏爱古典诗词的学生,就以为古诗词以外别无书读;热衷钻研文言散文作品的学生,对现代文一类的东西往往觉得不屑一顾;港台及内地的某一类文章读多了,部分学生就认为文章不绮丽,不柔情,不浪漫就不够味。我们曾抽查过部分学生的读书笔记,发现了三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有些学生的读书笔记摘抄的多是些古典诗词,有些学生的读书笔记尽是些绮丽柔情的支言片语,还有一些学生的读书笔记摘取的大多是些险僻的词句。学生如此进行课外阅读,仅在课堂测试里边,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来。比如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这样一些类似的反映:对文言语段的阅读感觉还可以,对现代文语段的阅读却没有把握;写起记叙文来还比较顺手,写起议论文来却无所适从,如此等等。针对这些类似的问题,我们曾借用199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对1996届高三毕业班的部分学生进行过模拟测试和抽查。结果表明,这些学生文言语段阅读(第二大题)平均得分率在65%左右,而现代文语段阅读(第四大题)平均得分率只在53%左右。这一结果与上述部分学生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作文题测试的结果也表明,记叙文(32小题小作文)的得分率也明显高于议论文(33小题大作文)。

以上情况显示,部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不全面的,而制约这种能力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乃是因学生阅读“偏食”而形成“误区”,有所偏废,导致“受力不均”,终至无所“增益”。

二、因“涉奇”而形成“阅读误区”

“涉奇猎异”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尤其是中学生,阅历浅,求知欲旺盛,“涉奇心理”更加突出。具体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就有一部分学生总是“唯奇是取”,余者不顾。比如读长篇小说,一些学生一般只追求离奇的情节;读报纸杂志,总是对林林总总的奇谈怪论感兴趣。

我们曾作过这类实验调查,暑假前,布置学生阅读长篇小说《红楼梦》,学生返校后我们拟出六个小问题要求学生回答:①有人说,袭人是主子的奴才,又是奴才的主子。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②贾宝玉吟诗、题对、制艺(应试作文)三项,他最擅长哪一项?最讨厌哪一项?③宝钗身上有缺点吗?若有,试举两例说明。④贾蓉与“红楼二尤”是否是亲姨甥关系?⑤晚唐的李商隐以抒情诗而盛名,多情的林黛玉对李诗持何态度?⑥“木石前缘”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结果显示,前面三个较重要的问题,大多数学生不能回答,后面的三个问题,反而有多数学生答得上来。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后面三个问题所涉及到的小说情节有一定的“奇”味在里面,比如“红楼二尤”的情节,“黛玉论诗”的情节,“木石前缘”的“神话”情节,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些片段。因而比较关注,而对那些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情节内容以及鲜活而细腻的人物刻画,反而忽视了。所以,学生虽然花了一定的时间读了《红楼梦》,仍然还是懵懵懂懂。

我们还在学校图书馆进行过一次“热点图书”调查,发现同样是1995年的新杂志,《知音》、《少男少女》、《爱情·婚姻·家庭》等杂志很抢手,而于语文学习有直接帮助的《散文》、《散文百家》、《杂文》等杂志,学生反而较冷淡。这一状况同样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是一种盲目的涉奇猎异,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这一目的,而被五花八门的奇闻异事所吸引。

三、因“求速”而形成“阅读误区”

“求速”,是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找到一条提高语文能力的捷径,以期“学以致用”、“现趸现卖”的一种表现。有些学生反映,他们为了提高作文水平,“中学生写作范文”一类的文章也读了不少,可是写起作文来,眼前还是一片茫然。我们甚至发现,在平时的作文训练或考试中,有些学生竟将所谓的“范文”照搬或“移植”。这类情况显示,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一种“贪便求速”的心理,试图取那些“优秀作文”的“现成之长”来填补自己的“眼前之短”。于是就有一些学生竟像清朝的童生读“八股文”一样,捧着《中学生一流作文荟萃》之类的书籍如获至宝,不管是与不是,硬是横念倒背,朝夕揣摩,而对其他优秀作品则视而不见,不予理睬。步入这一阅读误区的学生,写起记叙文来就只见“故事”而不见“人物”。写起议论文来几乎每篇都只是填充一些司空见惯的例证。古人说,欲速则不达。部分学生通过背几段“妙文佳句”,或者眼光只盯在一些“同龄人”的“佳作”上,来模仿套用程式,其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作文越写越别扭,越写越空洞。比如今年湖北省考生高考作文,在谈“人无完人”的问题时,许多考生仅能列举秦始皇等的功过是非来作论据材料,而那些典型、新颖、独到的论据材料在考生的试卷里几乎很少发现;在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问题时,有些学生甚至“强拉”张海迪、居里夫人来佐证。

这些情况表明,课外阅读“贪便求速”,势必导致囫囵吞枣,生吞活剥,不但无益于中学生的能力培养,反而大大禁锢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其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甚至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要清除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误区”,应急需教师加强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读什么”、“怎么读”这两个主要问题,而“读什么”的问题是前提,只有先解决这个前提,才便于解决“怎么读”的问题。仅将这些情况摆出来,自己实无善策,希望引来方家教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甲流,预防最重要!
What should we thank?
New World New Challenge(新世界新挑战)
what are the symptoms
中英语作文 关于火的英语作文
My summer vacation
中暑假英语周记
中暑假英语周记
The power of love
中暑假英语周记
中暑假英语周记
中暑假英语周记
Thanksgiving heart
Live with thankfulness
why human thank God
XX水库除险加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方案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式在农村污水处
水利工程风险分析研究现状综述
竖直角三丝法
河整治方案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性
长江堤防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设计指标探讨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若干问题
水布垭水利枢纽岸边溢洪道设计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
ANSYS软件在水电站弧形闸门设计中的应用
C10细骨料砼砌石施工工艺
高层建筑施工规范有哪些重要性
我国缺水风险分布状况及其对策
堤防除险加固实用技术
《笋芽儿》趣闻故事
《小鹿的玫瑰花》之老师语录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提高篇
《小鹿的玫瑰花》整体阅读感知
《小鹿的玫瑰花》重难点分析
《笋芽儿》教学目标
《戏答元珍》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一
《小鹿的玫瑰花》习作指导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二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巩固篇
《笋芽儿》课前透视
《一粒种子》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训练素材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