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花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花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花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情景说明】

《花钟》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应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时间开放及其原因。通过教学,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其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花钟)师述: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钟》。

2、请同学们打开书52面,自由读课文,看看哪部分最有趣。

二、理解感悟

1、学习第3自然段:

⑴指名把第3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⑵说说有趣在什么地方?

(师引导学生找到“刚刚”、“大致”,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⑶师述: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几点钟,这太奇妙了,我们去看一看。

⑷课件播放花钟画面。(师配上解说)

⑸鼓励学生说说看了这么美的花钟,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自由谈感受)

⑹请同学们带着自己不同的感受再读一读第3自然段。

2、学习第1自然段:

⑴过渡:科学家有意识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了花钟。(板书:开花时间不同)那么,什么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呢?请同学们认真朗读第1自然段。

①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句子:(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

②请学生看看出示的句子。小声读一读,说说这些句子写得怎么样?

③师述:同样写“花开了”,书上是怎样写的,边默读,边画一画。画完了的同学小声读一读。

④课件出示书中的原句:(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⑵品读句子:

①让同学挑一个描写花的句子,用心地、反复地朗读,然后和小伙伴交流一下,具体好在哪里?

②师生交流。(重点指导朗读,也可尝试让学生对某些句子换一种说法。)

如:指导学生读“昙花开得如此美丽,可生命又如此短暂”;让学生用一个句子描写一下睡莲;让学生说说哪些花还可以用“绽开”。

③师述:欣赏了这么美的句子,看到了这么美的花,老师也禁不住想放声朗读,同学们愿意给我一个展示的机会吗?

(师配乐朗读)

④师述:听完老师的朗读,你们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

(谢谢你们对老师的赞美和鼓励,你们的称赞给老师带来了快乐和自信。)

⑤学生自由读一读这段。(自由读)

⑥指名读、齐读。

⑦小结:同学们不但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这些花被你们读得更美了。

⑧讨论:不知同学们注意了没有,这一段后边还有一个省略号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还有哪些花在什么时候开?(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⑨师述: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课后我们也可以像书中那样用不同的语句把它描写下来。

3、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不同的花为什么开放的时间不同呢?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第2自然段,注意先读书,后讨论。

⑴小组学习讨论,教师巡视。

⑵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⑶小结:刚才小组内自主合作,找到了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小组学习很认真。

三、总结延伸

学习了《花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花的知识,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奥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附:(板书)

花钟

温度、温度、光照

开花时间不同

昆虫活动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力图体现以下这几个方面的思想:

一是合理运用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我们知道,语文课程资源相当丰富,它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教学《花钟》时,我让学生除了从教材上获取信息之外,还有意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有关花钟和有关各种花的信息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体验、感悟教学内容。尤其是课前,我要学生去查找有关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在课中交流,使课内外相结合,使语文学习走向生活,另外,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从最有趣的段落学起,打破了顺序式的教学模式,并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了取舍,突出了重点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二是突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因此,我在进行《花钟》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比较、理解、感受多样的句子表达方式,更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让学生学习运用形象、生动、具体的描写方法,让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解、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教师只是在阅读实践中,让学生自我建构,学会阅读。

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效的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我们牢固树立学生是阅读教学主体的思想是对的,但是,教师在关键处引导、点拨和示范、讲解都是必要的。因此,在《花钟》第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读好这段,我进行了示范朗读,但在第二段的教学中,由于这段只是介绍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原因,学生容易学懂,所以我完全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只进行检查,也只用了少量的时间。

【专家点评】

黄老师执教的《花钟》这节课,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突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其教学设计以“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钟”为主线,以“有趣”为切入口,在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之后,让学生广泛自主阅读,师生共同经历欣赏美、感受美、获得美的享受的过程。具体来讲,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重阅读

《语文课程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读是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语言文字的前提。《花钟》一课语言优美、意境也很美。黄老师在教学时,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用换词、比较句子、仿说句子等形式,让学生走进文本,并在教师的指导、鼓励下反复地朗读、品读、赛读、配乐欣赏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唤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喜爱之情。

二、重体验

“注重体验”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它不仅是语文教育的特点,而且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方法。在本课的设计中,黄老师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花钟和各种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信息资料,以备课中交流;课中,教师适时通过CAI课件展示花钟和各种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样子,让学生欣赏、感觉形状各异的花钟钟面和各种花开放时的美姿。当学生还沉浸在美的感染中时,趁机让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体验语言文字的美。同时把语文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把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

三、重积累运用

《语文课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的主阵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更要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在本课第一自然段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对各种花开放的样子的想象以及对省略号的揣摩等,都是为了学生的语文积累和运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战争是魔鬼
写给战争里的孩子一封信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什么是生命?
一张旧照片
幸运的战争孤儿
生命是一首美丽的歌
战争下的孤儿
战争与孩子
战争中的孩子
生命本是风景
战火中的哭泣
废墟中的孩子
生命之爱
高级秘书“高”在哪儿
秘书怎样进行自我调空(四)
职场发展:跟着老板往上跳!
做个高效工作的秘书(四)
好秘书怎能搔首弄姿
秘书怎样进行自我调空(三)
秘书怎样进行自我调控(二)
做个高效工作的秘书(二)
秘书自我调控(五)-克服难堪
好秘书不是播毒者
服饰装扮你的秘书职业素养
好秘书不做附势之人
好秘书不懂乞怜
做个高效工作的秘书(三)
做个高效工作的秘书(五)
解析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试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缝合眼睑裂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丈夫死于车祸,妻子告赢交警队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案件追踪
浅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
中医耳穴压丸法的护理
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嘉兴市农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股权出质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医疗负压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
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教育统计安装包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解决家庭教育短视问题的途径及探讨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一)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路旁的橡树
《失物招领》趣闻故事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①
《失物招领》教学重点
《失物招领》教案(一)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请爱护环境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二)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巩固篇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②
《失物招领》教案(二)
《失物招领》教学目标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花种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提高篇
《失物招领》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