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7
《风娃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有的漂亮得可爱,有的傻得可爱,有的淘气得可爱,还有的乖巧得可爱。总之,娃娃都惹人爱。
课文中的风娃娃怎么样呢?欣赏一下课文插图,你会看到风娃娃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长得真可爱。读读课文,你又会发现,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他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了,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了,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
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学生分析: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
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像,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一定很喜欢娃娃吧?你们自己有玩具娃娃吗?有什么娃娃?(结合学生的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娃娃有很多种,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今天,咱们要认识一个新娃娃:(板书风娃娃,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自由读课文,反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2、自选板块,自主研读。
3、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读全文,看设影,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吹大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小树。
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
4、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风娃娃为什么想到帮人们做事?
(2)风娃娃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
(3)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5、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研读:“做好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身感受。)
(2)研读“做坏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读读学习伙伴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3)请你评价一下,风娃娃是一个怎样的娃娃?(通过让学生体会、感受、评价、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6风娃娃
做好事:吹风车吹帆船(可爱)
好心办坏事:吹风筝吹衣服、小树(傻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一个人走回家
- 我爱故乡的龙眼
- 我和爸爸的对话
- 跟我说“再见”
- 我的不满意
- 妈妈,母亲节快乐
- 寒假中的一件事
- 我在网上投稿啦
- 美丽的小草坪
- 我是幸福的小鸟
- 爷爷家的“小贝贝”
- 我爱故乡的柿子
-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 标点符号王国游记
- 未来水果、蔬菜展览
- 中美国家审计体制比较研究
- 政府审计热点问题的理性分析
- 美国关于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改变
-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创新思路对我国的启示与思考
-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关问题探讨
- 计算机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 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审计初探
-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 现行通用审计软件缺陷及其设计观念变革
- 计算机证据与计算机审计技术
- 各国审计长之宪法规定比较
- ERP环境下企业的风险管理审计
- 浅谈审计领域的数据分析报告
- 政府审计与CPA审计的期望差距比较
- 关于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的几点思考
- 《最后一课》结构分析
- 《最后一课》学法指导
- 《最后一课》研读赏析
- 《最后一课》问题探究
- 《最后一课》阅读指导
- 《最后一课》写作背景
- 震撼人心的一课
- 《最后一课》写作特点
- 有关都德的《最后一课》
- 《最后一课》课文题解
- 一个“可怜”而又伟大的形象
- 磨坊书简
- 《最后一课》汉译及其社会背景
- 《最后一课》难句解析
- 《最后一课》中心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