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坐井观天》“说教法”设计
这篇讲读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的故事。说明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根据课文内容,说教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联系插图,查阅字典,理解生字。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猜猜生字的意思。如“观”“答”“别”“弄”等字可用此种方法;再看插图理解,例如“观”
看的意思),图中指谁坐在井底观天?(青蛙)又如“沿”,可以通过插图“井沿”理解。最后用查字典检验字义。
识字是理解课文的基础,理解字义是识字的关键。通过“联系上下文猜义-看图解义-查字典证义”是理解字义的一种好方法。
2.初读课文,观察插图,理解内容。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再让学生认真观察两幅插图,说出图意:(1)小鸟站在井沿上,望着井底。(2)小鸟和青蛙在谈话。最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回答:小鸟和青蛙在说些什么?
“轻声读课文”,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观察插图”,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读回答”,这是第二次的读,既理解内容,又能概括主要内容。
3.角色朗读,辨别是非,揭示寓意。这篇寓言以话为主,引导学生同桌和分组分角色有表情朗读,注意标点符号的语气。再让学生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为了“天的大和小”)它俩谁说得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鸟说的对,从“飞了一百多里”看出;青蛙不对,从“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看出)然后讨论:青蛙错在哪里?(错在它生活在井底,看到的地方很小(有限),人家告诉它,它听不进去(很固执),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最后讨论:你读了这篇寓言想到什么?(有的人明明自己所见有限,还以为自己是对的(所见很广),这是不对的)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通过分角色朗读,可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由浅入深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辨别是非,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揭示寓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
从识字、朗读、理解到揭示寓意,都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自画像
- 四季的歌
- 照片的故事
- 秋天
- 门外传来吆喝声
- 第一场雪
- 秋天美
- 我的课余生活
- 我的父亲
- 爱什么颜色
- 假如我有翅膀
- 马大哈舅舅
- 女人真麻烦
- 给心爱的书包洗澡
- 秋天美
- 从电影发展战略的观点谈电视电影(1)
-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放性学习
- 论伟大的音乐 不朽的精神
- 关于职业院校英语课堂互动因素及策略研究
- 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探讨专职教师同辅导员的工作关系
- 《电视节目主持人与体态语言学》(1)
-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与思考
- 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1)
- 加入WTO后中国电视所面临的新挑战及其对策思考(1)
- 突出实用强化普及大力推进教育信息技术建设科学化
- 关于中国“地下电影”的文化解析(1)
- 论“第六代”电影中的保守倾向(1)
- 电视技术发展与电视传播观念的变革(1)
- 关于印度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一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1
- 《两只鸟蛋》教学片段及其评析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二
- 《月亮的心愿》教案1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片段及其评析
- 《月亮的心愿》教案2
-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2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一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一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5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二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三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4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