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5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感知生字:
⑴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⑵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
⑶正音练习:
看清声母读:枣、虽、思、乘。提示:“思”在“意思”一词中读轻声。
看清韵母读:忍。
⑷听老师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
2、识记生字:
⑴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自主识字,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⑵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和哪个生字交朋友。目的是让学生在组词说话中识记生字。
⑶开火车认读生字。读之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特别是要帮助不会认的学生想办法认字。
3、巩固生字:
⑴巩固会认的字:
回忆已经认识的生字,看谁说得多。
游戏1:听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游戏2:组字。
禾+几=(秃)口+贝=(呗)口+虫=(虽)田+心=(思)
⑵巩固会写的字:
本课要写的字较多,其中,左右结构的有六个,上下结构的有四个。因前几课要求写的字大多是左右结构的字,所以,本课左右结构的字就不必再详细指导了,建议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
“怎、思”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导,重点指导“心字底”的写法。左点不能写成撇,中间一点要写在竖中线上,右点要写在卧钩的外边,卧钩一定要“卧倒”,不能写成“竖弯钩”。“穿”字的特点是上宽下窄,上短下长。“弯”字的特点是上宽下窄,下面比上面略长一些。教师在示范书写时,要提示学生先仔细观察然后再仿写。
抄写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二、朗读感悟
1、初读:
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2、再读:
用不同符号画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
3、品读:
读勾画的句子,看谁读得好。
4、选读:
小柳树和小枣树除了长得不一样以外,还有什么不一样?(性格)从哪里看出来?(语言)找出来读一读。
5、赛读:
读小柳树和小枣树说的话,体会她俩有什么不一样。
“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小柳树怎样?──得意、骄傲、不懂礼貌。)
“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
(小枣树怎样?──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6、评价读:
小柳树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你的根据。
7、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实践活动
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醒提醒。先自己想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四、资料袋
〖柳树〗
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枝条柔嫩。有垂柳、旱柳等。垂柳在河流、池塘、水渠边较常见,可作绿化树及行道树。旱柳耐旱、耐寒,可作固沙、保土及绿化树。
〖枣树〗
落叶灌木或乔木,叶子卵形或长圆形,花黄绿色,属核果类果树,品种很多。结核果,暗红色,卵形、长圆形或球形,味甜,可以吃。枣木坚硬,纹理细致,是雕刻、车船、家具用的上等材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两只蝴蝶
- 收徒风波
- “会武功”的小蚂蚁
- 好朋友的叹息
- 大海的哭诉
- 爷爷和自行车
- 小猪求师
- 石雕椅子的烦恼
- 保安和狗
- 小狗“看鞋”
- 团结就是力量
- 《小贝流浪记》缩写
- 未来的书本
- 收徒风波
- 小猫和小兔子
- 通煤,在机遇中挑战辉煌!
- 工商税务业户登记信息误差原因分析
- 建立体系 突出重点,努力探索城乡统筹发
- ×县保持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
- 从流通领域质量监管看集贸市场管理
- 我不要这“带血的钱”(煤矿安全)
- 领会现代许可理念, 创新工商行政管理
- 浅谈基层税务所所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 浅谈地税部门如何从“执法型”向“服务型”转变
- 面对新世纪地税部门如何打造学习型机关和个人
- 商务局长任职表态发言
- 忠诚,写在我们心中(歌颂煤炭生产安检员诗歌)
- 试论加快税收行政协助的步伐
- 农村建筑业税收管理分析
- 关于要求转入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阶段工作的请示
- 浅谈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地位的新认识
- 西方发达国家资产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及其传导机制(1)
- 对奥地利学派的工商业循环理论研讨(1)
- 经济学发展新方向:心理学对经济学影响
- 征信国家失信惩罚机制建设对中国的启示(1)
- 援助西部落后地区的财政策略探讨
- 人造的秩序与组织(a made order
- 浅议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1)
- 弗农循环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1)
- “终端促销”研究(1)
- 中小学教师激励问题与对策论析
- 浅谈中国传统家教运行机制探析
- 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与实践(1)
- 浅论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 商业房地产投资的商业区域分析(1)
-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教学案例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教学案例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 《失物招领》朗读感悟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精彩的教学源于“精心的预设”──《失物招领》教学案例
-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