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画家乡》教学设计三
教学思路:根据课文特点,以插图设计教学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课文插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绘制的。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显得新颖别致,符合学生的心理,能给教学增色。
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可以精读一段,明白学习方法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一)揭题导入新课
你的家乡在哪儿?你喜欢吗?想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
(二)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抓住美的景色,指导观赏。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你喜欢吗?
2.抓住美的语言,朗读感悟。
(1)老师配乐朗读,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老师示范朗读,学生画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3)学生自由朗读,识生字。
图文结合认识生字“宽、虾、脚、捡、贝、壳”。
数数有几句话,每句写的是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那么……那么……”的句式,表达了对大海的喜爱;
“一艘艘”“装满”要重读,体现鱼虾很多。
3.看图介绍涛涛的家乡。
4.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解说。
(三)小组合作学第三段
看图:这是谁的家乡?他的家乡在哪儿?有什么景物,他喜欢做什么?
读文:自由拼读──听同学朗读──找好词好句反复读──小组齐声表演读。
解说: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解说图画。
(四)自由选择一段自学
1.学生在第四、五、六段中选自己喜欢的一段自学。
2.自学汇报。
(1)抢认生字:原、奔、密、匹、市、楼。
(2)解说员解说图画。
(3)表情朗读最喜欢的句子。
(4)自学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读整段。
3.出示“读读说说”,学生读句子、说句子。
(五)看图,指导背诵
1.看图提示背诵。
2.看文听老师朗诵。
3.倾听同学背诵,回忆印证。
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实践活动
画自己的家乡,介绍自己的家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奶奶家的雪中生活
- 做辣白菜
- 我学会了滑冰
- 鸡蛋浮起来了
- 爸爸妈妈不在家
- 我的生日
- 有志者事竟成
- 参观孔庙
- 竞争
- 爷爷的口头禅
- 第一次竞选
- 快乐的国庆节
- 莲花山一日游
- 放风筝
- 青笋的妙用
- 完善民事证据制度的对策
- 论财产代管制度取代宣告失踪制度
- 2004离奇案件民法法理
- 我国夫妻财产约定制度析
- 建立社会公众股股东单独表决制度的有关问题
- 也论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 民法典制订过程中的法律移植与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
- 商标与企业名称冲突若干问题研究
- 浅谈缔约过失责任赔偿的范围
- 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
- 激进与保守的和谐――中国司法改革的中庸之道
- 法律思维和民法实例
- LED芯片寿命试验(1)论文
- 公司为其股东提供担保的法律效力及有关问题探讨
- 电信服务合同规制的若干法律问题
- 语序:组词成句的重要手段《幸福是什么》
- 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诗意的栖居地——《去年的树》
- 第三届情智语文《巨人的花园》听课笔记
- 借物喻人 感人至深——《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导读
- 一曲永恒的歌谣——《去年的树》文本细读
- 丰富词汇 积累语言——《火烧云》教学片段
- 重知识迁移 重课内外结合——案例《火烧云》
- 谈谈《长城》一课的体验教学
- 跳动的情思——《火烧云》导读
- 《幸福是什么》预习解析
- 睁大观察的眼睛 述说感悟的心灵──《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 《颐和园》预习解析
- 《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
- 可爱的猫教材理解
- 解题精问深思——《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