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荷花》第二课时教后记
《荷花》第二课时教后记
一、听写生词,复习导入 。
1、老师与同学一起听写(在家里已复习好的同学给大家读词)。课下请会默写的同学督促写错字的同学修改(个别字重点强调)。
2、导入 新课,请同学们读课文,说出不懂的地方。
二、学习文章,品评语言。
师: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你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于海洋:“莲蓬”是什么意思?
师:请同学们找到这句话后齐读。结合课文插图解释“莲蓬”意思--莲花开过后的花托,里面有莲子。
王政勋:“翩翩起舞”是什么意思?
师:请同学们找到这句话,朗读后做动作理解。
李泽齐:就是在空中跳起优美的舞蹈。
师:你理解的不错。仅仅在空中跳起优美的舞蹈吗?
李晓然:在地面上跳起优美的舞蹈。
师:也可以。那么这两个同学的意思合起应该怎么说?
李西:就是跳起优美的舞蹈。
师:说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做做这个动作理解一下这个词。谁还有不懂的地方?(巡视后没有再举手的了。)你感到哪些地方写得优美?
金起明:开始朗读“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通过这一段描写,我觉得作者被眼前美丽的荷花迷住了,他也想变成一朵荷花,加入到里面。”
师:你说得真好!可从你的语气中,你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没有?(没有。)你再试读一遍好不好?(练读,较有感情。)通过他刚才的阅读,你们被这美丽的荷花迷住了没有?(没有。)。嗯,请同学们闭上眼,边听老师朗读边想象画面。
生:老师读完后,睁开眼学着老师的语气练习朗读课文。
师:谁能告诉我,假如你是一只蜻蜓,清早看到这么美丽的荷花,会告诉它什么?如果你是一条小鱼,从这么美丽的荷花脚下游过时,会对荷花说些什么?(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
师:同学们想象的真丰富!我想你肯定是被这一池美丽的荷花陶醉了。作者为什么会被荷花陶醉?除了你们觉得这个地方写得好外,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好?
呼文妍:“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马上要破裂似的。”通过这一段,我看出作者写荷花的样子非常详细,就好像我们也看到了一样。
毕凯鹏:这段话里作者把荷叶想象成了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你们说得都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感情练读一下这一段。一会儿咱们要合上课本画一画这一段中荷叶、荷花的样子。(学生练读课文。)
师:指名四个同学到黑板上分别画出文章中作者所描写的荷叶及三种荷花的样子。其他同学在下面画。
生:开始画画。画完后根据课文内容排出顺序,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读出荷花充满活力的语气)。
师:这么美的荷花各有各的姿势,所以作者说:“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是了不起。”谁能根据课文中的语句和自己的想象,具体说说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徐海歌:这一池荷花长得很旺盛,有生命力,像一幅画。
师:你理解的不错。还有吗?请同学们想想:荷花先从花骨朵,长成展开两三瓣花瓣的样子,最后再全都展开,并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这荷花的绽开过程也就是什么?
毕凯鹏:荷花绽开的过程就是它的成长过程。
师:说得真好!叶圣陶爷爷和某些同学一样,思想爱开小差。不过,个别同学在课堂上是胡思乱想,他是被眼前美丽的荷花陶醉了,所以,想做一朵荷花。下面请同学们再自由读一遍课文,仔细体会、想象一下荷花的美丽。
生:自由朗读课文。(剩余几分钟时间背诵)
自评:通过和其他老师探讨和学习网上的一些教案,现在上课终于又有了一点儿眉目。鉴于孩子们记挂着要去看电影(第二节课刚下就站队),所以,课堂效果感到不错。下午教研活动观看了靳家言老师执教的《珍贵的教科书》,感到又受益匪浅。看完后再叙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弟弟
- 一年四季
- “五一”劳动节
- 与老外的一次对话
- 梦中的我
- 我爱故乡的芒果
- 海南岛天涯海角之旅
- 争当合格小公民
- 猫和老鼠
- 可怕的“电老虎”
- 擦鞋
- 童年趣事
- 暑假计划
- 童年趣事
- 福娃唱歌迎奥运
- 试论课堂奖励
- 试论法学教育应以实践为导向
- 排除学生成长中的不利因素
- 关于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探讨
- 试论从科学概念看我国综合科学教科书的缺陷
- 浅析对数学课前准备的再认识
- 浅论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 谈体育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 试谈现代课堂“真我”的遮蔽及“无为”教学策略
- 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 感喟真人
- 论从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看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
- 浅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管理预测
- 探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论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
- 《她是我的朋友》2
- 《观潮》教学设计一
- 《观潮》第二课时
- 《火烧云》教学设计一
- 《她是我的朋友》1
- 《邓小平爷爷植树》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观潮》第一课时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一
- 《观潮》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