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7-05-05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吗?在棉花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没有土也能让植物生长吗?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农业科技成就的课文。学完了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凭借拼音,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多读几遍,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形。
3.看看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然后用序号标明。
4.教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农业科技成就。
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指导学习生字。
1.认读8个生字和8个生词。
2.重点指导:厂、产、农、纺、织
3.识记字形。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4.指导写字。
(1)看清楚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完成我会写。
(2)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生词卡。
(1)这篇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农业科技成就?
二、引导学习课文。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1)第1自然段讲了些什么?
(告诉我们观看展览的时间、地点)
(2)兴致勃勃说明了什么?
(3)指名读。
2.学习第2自然段。
(l)指导朗读。
(2)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3)读了这段后,你知道讲的是什么科技成就吗?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良种,大大提高水稻产量。)
(4)齐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
(2)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3)指名回答。
4.学习第4自然段。
(l)指名读第4自然段。
(2)讨论这段讲的是哪一种科技成就?
(3)这一科技成就有什么特点?
(4)对照挂图观察彩色棉花。
5.学习第5自然段。
(l)齐读第5自然段。
(2)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3)教师讲解。
6.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理解不禁。
(2)我想到了什么?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1.农业的变化之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学了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学板书:
34 农业变化真大
杂交水稻产量高
大棚模型在冬季
先进的科学技术 彩色棉花十分好奇
无土栽培很了不起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改变了初衷:本以为学生脱离了农村和农业,其实是我们没有真正引导他们接触和认识农业及农业技术,而真正脱离农业的恰是我们自己。我想:如果我们真正把学生带到大棚中去参观认识蔬菜和蔬菜的培植技术或者去苗圃观看盆景花卉,学生更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4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农业有了哪些大变化,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3.培养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文中的8个生字词。会认14个生字。
2.了解农业的巨大变化。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瓶水
- 彩酷和彩裤
- 摘樱桃
- 日记一则
- 开心的星期天
- 生命,在母爱中放歌!
- 观猴
- 秋雨
- 我喜欢的水果
- 学步桥
- 我是小小神枪手
- 秋景定格
- 包粽子
- 一个吃饭休闲的好地方
- 桂花
- 运用格式塔心理美学分析中国传统篆刻的艺术性探讨
- 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分析
-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熟语理解与翻译探究
-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英语委婉语
- 白族家具装饰审美
- 平面设计中的汉字字体的艺术性
- 在英语语言学习中,语法和交际的关系
-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的积极心理培养
-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与超语言学理论中的对话思想
- 泰国国际文凭学校学生汉语学习与情绪弹性关系研究
- 广西少数民族岩画艺术特点的现代审美与创新
- 英语术语的语言学思考
- 英语语言学中的幽默话语研究简述
- 如何加强艺术类高校中的民族艺术教育
- 《夏夜多美》
- 《失物招领》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四
-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之二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三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之二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五
- 《两只鸟蛋》
- 《松鼠和松果》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六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八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二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二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