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5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目标:
1、会认识本课生字20个,其中15 个会写。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3、能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陶冶对自然美的情趣。
4、领悟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积累稳重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理解春、夏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教具准备:中国政区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激趣
1、谁知道小兴安岭在哪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出示地图)
2、引导:让我们借助课文。了解那里的美丽景色。
二、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在自己读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3、提出读不懂得问题。
4、学生交流自读情况:
(1)指名读、正音、理解词语问题。
(2)小兴安岭的哪些景色你最感兴趣?让学生按自己的认识具体说说,表达要明白。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验和感受
导语,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
1、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最美,为什么?找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读、品味、体验,读出感情。
2、交流体验与感受。鼓励学生主动的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词句,并说说喜欢什么,说出真切感受。
(1)你喜欢那个季节的景色,它给你什么美的感受。
(2)老师要步步引导和抓住时机点拨,让学生在多读中有所感悟,并与其他学生交流感受。
二、领悟表达方法
1、回顾全文,思考、讨论:作者描写小兴安岭的景色。是按什么顺序?开头和结尾写什么?
2、读了课文,欣赏了小兴安岭的景色,你感觉作者抓住了什么来写四个季节的景色的?
师:抓事物特点表现它的景物的美丽,表达作者对大自然、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心情,及其读者的向往。这种方法同学们要不断的领悟、学习运用。
三、积累、运用
1、结合课后题思考,练习3,从中找出课稳重自己喜欢的词语读读,体会用词的准确。
2、生字的识记与书写
四、布置作业
观察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抓住特点,模仿这一课“总分总”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后小结:
本文内容浅显易懂,文质兼美,不必泛泛地引导理解,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优美句子,积累语言,达到以读带讲的效果。然后让学生学以致用,模仿写作,一箭双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雪
- 参观消防队
- 做金工
- 我的愿望
- 春天
- 参观公园
- 参观消防队
- 发怒的猫儿
- 雪
- 星期天的早晨
- 春天来了
- 难忘的一刻
- 早晨
- 春天来了
- 溜冰
- 浅析缔约过失责任法学理论论文(1)
- 法治的基础、目标和途径
- 正确的观点、缺憾的论证
- 中国法引论法学理论论文(1)
- 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缔约过失责任(4)法学理论论文(1)
- 自发的法律与自由市场法学理论论文(1)
- 两种自由概念(二)法学理论论文(1)
- 析自由心证原则法学理论论文(1)
- 亟待法治建构的警察裁量权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律价值概念的解释法学理论论文(1)
- 再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法学理论论文(1)
-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制问题法学理论论文(1)
- 日本法律近代化的错位与纠正(15)法学理论论文(1)
- 宪政政府的难题法学理论论文(1)
-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童年的发现》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童年的发现》美文欣赏二
- 《儿童诗两首》作者简介及代表作
- 《童年的发现》重点字词梳理
- 《儿童诗两首》老师语录
-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写作素材
-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儿童诗两首》重点字词的意思
- 《童年的发现》美文欣赏一
- 《童年的发现》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儿童诗两首》重难点分析
- 《儿童诗两首》重点字词梳理
- 《儿童诗两首》整体阅读感知
- 《儿童诗两首》考点练兵 基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