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5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目标:
1、会认识本课生字20个,其中15 个会写。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3、能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陶冶对自然美的情趣。
4、领悟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积累稳重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理解春、夏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教具准备:中国政区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激趣
1、谁知道小兴安岭在哪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出示地图)
2、引导:让我们借助课文。了解那里的美丽景色。
二、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在自己读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3、提出读不懂得问题。
4、学生交流自读情况:
(1)指名读、正音、理解词语问题。
(2)小兴安岭的哪些景色你最感兴趣?让学生按自己的认识具体说说,表达要明白。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验和感受
导语,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
1、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最美,为什么?找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读、品味、体验,读出感情。
2、交流体验与感受。鼓励学生主动的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词句,并说说喜欢什么,说出真切感受。
(1)你喜欢那个季节的景色,它给你什么美的感受。
(2)老师要步步引导和抓住时机点拨,让学生在多读中有所感悟,并与其他学生交流感受。
二、领悟表达方法
1、回顾全文,思考、讨论:作者描写小兴安岭的景色。是按什么顺序?开头和结尾写什么?
2、读了课文,欣赏了小兴安岭的景色,你感觉作者抓住了什么来写四个季节的景色的?
师:抓事物特点表现它的景物的美丽,表达作者对大自然、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心情,及其读者的向往。这种方法同学们要不断的领悟、学习运用。
三、积累、运用
1、结合课后题思考,练习3,从中找出课稳重自己喜欢的词语读读,体会用词的准确。
2、生字的识记与书写
四、布置作业
观察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抓住特点,模仿这一课“总分总”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后小结:
本文内容浅显易懂,文质兼美,不必泛泛地引导理解,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优美句子,积累语言,达到以读带讲的效果。然后让学生学以致用,模仿写作,一箭双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绿色家园
- 童年的快乐
- 争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 我发现了一只“笼中的”画眉
- 妈妈生病了
- 江滩写生
- 订书机的自述
- 课间十分钟
- 记读书经历的一件事
- 爱学习的一个人
- 一笑而过
- 守望奥运,薪火千年
- 仙人掌
- 50年后的我
- 喜鹊和兔子
- 道德的负收益危机(10)法学理论论文(1)
- 道德的负收益危机(14)法学理论论文(1)
- 论言论自由的保护(4)法学理论论文(1)
- 形中法学论纲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和正义的发现与程序中的对话(3)法学理论论文(1)
- 道德的负收益危机(12)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和正义的发现与程序中的对话(5)法学理论论文(1)
- 重新解读男女平等的法律含义(3)法学理论论文(1)
- 从身份到契约(4)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和正义的发现与程序中的对话法学理论论文(1)
- 我国法学论文数据库状况的分析(2)法学理论论文(1)
- 道德的负收益危机(8)法学理论论文(1)
- 道德的负收益危机(13)法学理论论文(1)
- 形中法学论纲(2)法学理论论文(1)
- 道德的负收益危机(9)法学理论论文(1)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 《卡罗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3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11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13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4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卡罗纳》教学目标和教材简说
- 《卡罗纳》教学建议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10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12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