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珍珠泉》教学设计四

《珍珠泉》教学设计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4

《珍珠泉》教学设计四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自学生字,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泉水吗?在哪里见过描述一下。

2.老师带领大家去作者的家乡珍珠泉看一看。

(1)配乐教师范读。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

(3)问题:你想到了什么?描写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用一个字来概括。

(创设情境发展想像)

二、自读课文

1.预习课文

(1)通过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换近义词等方法,自学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提出不懂的问题。

2. 检查预习

(1)查字词,教师抽读。

(2)不理解的字词全班帮助解决。

(3)小组进行朗读比赛(是否正确流利)。

(4)根据学生质疑解疑。

(5)文章都从哪几方面描写珍珠泉?读后说说体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下作业:

下节课我们全班同学要到珍珠泉做一次旅行,请选择你认为珍珠泉最美的景色,向同学做介绍。自由结合小组合作。可以有配乐、有图画、导游做介绍、游客谈感受。(通过动手、动口、配乐以及小组合作使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美,学会欣赏美、表现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绘画、朗读、品味,感悟美景,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形象的方法。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

1.同学们旅行开始了,小组以旅行团的形式进行汇报。(品味语言的具体形象)

例:泉的位置:同学张贴绘画。导游配乐朗读。游客谈体会。同学评议。(从多种角度评价,加深学生对景物特点的理解,发展思维,丰富语言)

2.其他两个部分方法同上。

3.重点指导学习水泡儿(有难度)

教师提示:文章最有趣的部分应是水泡,作者是从几方面描写的?你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4.分四个部分进行指导背诵。

5.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我们都是小导游,让我们带领游客再一次欣赏珍珠泉的美景。(配乐、看图、加上表情动作,感受美与作者产生共鸣)

6.评价。你这次旅行愉快吗?谈谈感受。

7.教师小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航天飞机的自述
小金鱼
龟兔第二次赛跑
让座
洗碗
美好的梦
可爱的家乡
网上游香港
我长大了
我的校园
白衣天使——我爱你们
五彩缤纷的香港
新龟兔赛跑
我的一位好朋友
模板式入党申请书
2011年入党申请书范文
一名退伍军人的入党申请书例文
4月份学校教师入党申请书样文
幼儿园教师一职的入党申请书例文
2011年4月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学校班任教师的入党申请书样稿
幼儿园老师的诚恳入党申请
2011年最新入党申请书
有关铁路职工的入党申请书范文
讲解入党申请书的书写格式
关于卫生防疫站职工的入党申请书
2011年共青团员最新入党申请书范文
2011年4月份大学生入党申请书例文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报告
环境艺术设计的改善措施研究
法治的本土资源之探寻(1)论文
国外现代艺术的引进与传播
谈设计示范在艺术设作用
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学习“三个代表”
浅谈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1)论文
“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研究
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
浅谈自首制度的有关问题(1)论文
探寻威尼斯艺术瑰宝
谈从古典园林艺术看中国传统审美形态
政治参与机制建设与和谐社会
关于我国公证体制改革的探讨(1)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常见误区及对策研究
谈安妮宝贝的小说创作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2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富饶的西沙群岛》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片断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多媒体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4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建议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过程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3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