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7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方法。
二.环节设计
(一)激趣交流,学习第一小节。
1.揭题,提出希望学生自学读懂课文的要求。
2.检查预习成果,出示本课新词,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名扬中外”的意思,知道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就是指《清明上河图》,并板书。
4.结合预习时查找的资料,交流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
5.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同学们真会学习,你们已经预习中把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学懂了。能读好它吗?齐读第一小节。
(二)欣赏感知,明确方法。
1.出示《清明上河图》的摹本,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自己看后的体会。
2.老师激趣: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三)看图读文,激发情感。
1.默读2-5小节,对照图画找一找课文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2.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3.交流感悟,随机2-4小节。
(1)读第2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2)读第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布道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读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四)抒发情感,运用语言。
1.学生已有一定的情感基础上,朗读课文第5小节。引导学生: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
2.老师出示自己写的小诗,与学生共勉。
历经风雨八百年,
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
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震国威,
惊世绝技人人赞。
绝!
中华文化真叫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和睦相处
- 我
- 火山似的老舅
- 春风
- 救小鸟
- 秋天的变化
- 一堂美术课
- 老鹰抓小鸡
- 一次有趣的活动
- 香菇棒
- 有趣的蜗牛
- 小马虎的一天
- 我的小组赛
- 郑渊洁爷爷来了
- 铅笔和橡皮
- 若干国家和地区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控制民法论文(1)
- 民事审判与事实探知的相对性民法论文(1)
- 物权的配置与效率原则民法论文(1)
- 关于修订《民事诉讼法》的几个基本问题[下]民法论文(1)
- 我国民法的基本性质探讨民法论文(1)
- 婚姻法修正草案 夫妻财产三大盲点民法论文(1)
- 关于修订《民事诉讼法》的几个基本问题[上]民法论文(1)
- 关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民法论文(1)
- 信息与知识产权民法论文(1)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舆论管理评析民法论文(1)
- 论民事强制执行新理念下债权人的作为民法论文(1)
- 关于知识产权的民法定位分析与立法建议民法论文(1)
- 我国物权法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
- 非财产性损害的契约性救济及其正当性民法论文(1)
- 民诉法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立法框架民法论文(1)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七(第二课时)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三
- 《称象》教学设计一
- 《乌鸦喝水》教后有感
- 《称象》片断赏析一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 《乌鸦喝水》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七
- 《称象》片断赏析二
- 《称象》教学设计四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四
- 《乌鸦喝水》的字词教学:随课文识字
- 《称象》多元智能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练习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