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三
翻新时间:2015-12-12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三
知识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了解实验过程,领悟文中女孩先人后己的合作精神。
人文目标:要具备先人后己的精神。
教学准备:文中实验所需要的瓶子和六个小铅锤。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一次成功的实验》(板书课题)
2、小声读课文,想一想,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
(学生说,教师选择有价值的写在黑板上)问题来源于学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的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不多字、漏字。
2、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解词)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再次默读课文。
读后学生汇报,可以各抒己见,不要强求统一答案。(问题在学生中解决,达到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感悟道理
1、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这次成功的实验的过程,并想想这次实验与教育家以往的实验的不同。
2、学生汇报交流,找出有关的内容读一读。
3、指名操作两种实验过程。(教师扮演教育家与学生合作完成)
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小女孩的话:“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让学生自由读这句话。再结合刚才的实验过程,同桌间互相交流读了这句话的感受,最后全班交流。
4、小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认为教育家所说的成功指的是什么?
(由按次序、合作成功的角度体会成功的愿意)
四、总结延伸: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谈一谈再写下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母亲的爱
- 我的邻居小妹妹
- 感恩慈母
- 海
- 爸爸,我想对你说
- 拔河比赛
- 可爱的小乌龟
- 感恩节随想
- 重游天目湖
- 读《命运的秘密》有感
- 假如……
- 成长中的快乐
- 我家的“电毛驴”
- 美丽的县委广场
- 考试以后
- 说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探讨
- 学者型化学老师的素养
- 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 从德国功能理论的视角谈对联中明喻的翻译
- 浅谈旅游翻译中伪对应问题
- 浅谈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文学翻译策略
- 乡镇财政体制创新与财政解困研究
- 民商法中沉默的法律含义–教学案例解析(1)论文
- 人教版[整理]新教材 新理念 新教法
- 浅析化学教师的认知偏差及其成因
- 关于环境犯罪的几个思考(1)论文
- 各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及措施
-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 走进新课程老师要有两个新观念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四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2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4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6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三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0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5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4第二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2第二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