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
1、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提倡充满活力的“人性”课堂。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讲,要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情趣,从小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情感。本课试图通过指导观看色彩鲜艳的图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把有趣的东西学得更有趣。
2、加强读书实践。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接受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设计意图
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这一主线展开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学各环节的设计能紧紧围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效性得到了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把指导学生的朗读放在教学过程的首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议,读中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通过文本的再认识,再创造,从而达到理解、积累、感悟文本之目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无穷奥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昨天,我们已认识了小葫芦(出示实物),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可爱的“小葫芦”,好吗?(学生会读一个词语,老师就把葫芦送给学生)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知道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它们长得怎么样呢?(看图一说话)
2、我们来读读第一段,看看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板书:绿叶--小花--葫芦)
3、那个人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心情怎么样?怎么做的?(板书:每天、几次)指导朗读(评议)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以后一定会长得更好吧,可结果又是怎样的呢?(看图二说话)。(板书:变黄---落了)
2、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会怎么想?那么就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惋惜吧。
3、小朋友,面对这两幅图,你想说什么?
4、对,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我们读读2、3段,仔细想一想。
四、学习二、三自然段
(一)学习第二段
1、看到叶子上的蚜虫,那个人是怎么想的?
(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示:有几个虫子不用怕。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觉哪一句更能说明不可怕呢?请大家再把这两句读一读。)
2、是的,他要的是什么?不要什么?(板书:要葫芦 不要叶子)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朗读指导。(理解“盯着、自言自语”)
3、是啊,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你听了他的话,想对他说什么吗?
(二)学习第三段
1、难怪他的邻居也实在看不下去了,来劝他。请大家读第三段。画出他不要叶子的句子。
2、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知道这话的意思吗?出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这两句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加肯定地说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呢?再读读这两句。
4、如果你是那个邻居,接下去还会怎么劝告他呢?
是啊,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任何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会互相影响。要想得到好果实,就要细心呵护每部分的生长。
我们做事情也一样,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注重结果。
5、齐读二、三段,分角色朗读表演。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拓展活动(续编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假如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葫芦,叶子还是长满了蚜虫,他会怎么想?怎样做呢?
让我们在小组里创编新的故事,然后汇报交流。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长得和去年一样好。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于是,他赶紧(……)。
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蚜虫(……)。小葫芦(……)。
[设计意图:通过对编故事来内化课文中的语言,对学生进行一次人文教育,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附板书: 14我要的是葫芦
绿叶---小花---葫芦 每天 几次
变黄---落了
要葫芦 不要叶子
叶和果有联系
《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从而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因此,这堂课我始终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语言感受。
而语言感受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读”。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设计和引导下,针对性地多读是很重要的。多读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可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实物“葫芦”让学生感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利用课文形象的插图,让学生观察、说话,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观察听说能力。从而让学生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感受植物生命的繁衍不息。
抓重点段,引导学生带着中心问题:“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质疑,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种葫芦人和邻居的不同态度,最后,让学生在理解文本,感悟语言的基础上懂得植物的生长需要各环节的联系。
抓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赛读、范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比较句子中的不同语气,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
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课文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为后文与邻居的对话情感打好铺垫。
教师范读时的情感就直接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一些朗读的技巧渗透到教师的读中,学生在无意模仿中就学会了朗读的技巧和技能。
不足之处是:提问多了些,散了些,学生回答的面不够广,以后要在优化提问上下功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狭路相逢,勇者胜—《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 我的哥哥
- 买陀螺
- 我的家乡
- 我能背会
- 我给小队起个名
- 家乡赞
- 我的妈妈
- 我最喜欢的水果
- 生态文明环保行动
- 快乐的“五一”
- 骄傲的大树
- 数学中的一家子
- 我们班的“怕痒大王”
- 我的动物朋友——小金鱼
- 大学生的入党申请书范文
- 参加工作后的入党申请书范文
- 2009年初中教师入党申请书范文
- 写入党申请书应注意哪些问题
- 建国60周年工人入党申请书
- 2009年11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 入党申请书格式
- 大学生干部自我评价(优秀8篇)
- 农村普通村民入党申请书范文
- 共青团员入党申请书范文
- 最新的青年工人入党申请书范文
- 2009年研究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 建国60周年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 2009年国企职工入党申请书范文
- 2009年最新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 从新《音乐课程标准》谈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改革
- 浅谈江西省环境特点与公路建设环保对策
- 基于新课标视角下初中音乐创新教学探讨
- 民主评价偷悦体验—让孩子在“音乐会”里体验成功
- 论歌唱运动的整体调控
- 浅谈民族男高音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舞蹈艺术欣赏》课教学之我见
- 江西省公路旧桥加固技术研究与实践
- 浅析任光的电影音乐创作
- 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之关系
- 从音乐美学的视野审视音乐教育的创造性价值
-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 论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专业的联系与差异
- 幼儿钢琴教学常见的非技术性问题解析
- 谈舒曼艺术歌曲创作特征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一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三
- 《画风》教学设计一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一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二
- 《葡萄沟》教学设计二
- 《画风》教学设计二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一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三
-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二
- 《葡萄沟》教学设计一
- 《画风》教学设计三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