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后思考2
第一次接触人教版,很多课文和孩子一样,是全新的。要带着孩子去感动文字,首先得感动自己。而很多课文也确实带给我如许的感动,正如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文中有一句:“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说真的,当我翻到课本130页的《资料袋》所附的叶圣陶先生修改的部分原文,和看到教参里那《一副画像》修改的整个内容,我也“愣住”了!十六、七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不知批改过多少篇学生作文,我何时做过这样认真细致的批改?惭愧啊!
记得星期天收到一快件,我兴冲冲下楼来取。虽然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一取出稿件,我也“愣住”了,不禁止步伫立在楼梯口,细细翻看。一页又一页,12张纸上,居然满是端端正正的修改符号。这完全不是一刻半晌做得了的,真是慢工出细活,估计花了好几天的心思。我的心头也跟作者一样涌动着暖暖的感动,这不是一个“谢”字可以了得。粗略浏览了一遍,心头明亮了不少,经修改后,如课文所言“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女儿很奇怪:“妈,你怎么去了那么久?”她哪里能懂得我此时的激动?
因此课堂上,我也引导学生先看这篇修改稿,说说令自己惊异的原因;再读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愣住了”?而后感受“叶老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作者从中学到了什么?”,“你从中也懂得了写文章需要什么?”课文最后“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学了课文,你是否懂得了“作家是怎样做的,作家的作品该是怎么写的?”课文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为题目?
这次做客,令肖复兴受益匪浅,照亮他人生之路。读了课文,对于学生今后写作文、改作文也应该颇受启发。教了这课文后,作为语文教师,对于日后的批改、教学、以及自身的写作都是能督促之,借鉴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拔秧苗
- 成长
- 一面不光彩的红旗
- 生活中的数学
- 课间活动
- 我是一名小指挥官
- 一件让我感动的事
- 第一次吃臭豆腐
- 爆玉米花DIY
- 削甘蔗
- 妈妈不在家的日子
- 放风筝
- 一只手的感觉
- 浇花的学问
- 一杯水的故事
- 中小企业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探讨
- 论利基战略-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战略
- 宝供物流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
- 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集团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关于家族企业:“继承矛盾”及其解决机制
- 突破决策瓶颈和盲点的途径选择
- 论个人外贸企业的发展策略
-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分析
- 从德隆的失败探索对公司战略管理的借鉴作用
- 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及策略
- 邯钢现代物流管理战略思考
- 中国家族企业继承问题研究
-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 合作技术创新项目评估研究综述
- 《给予树》教学案例
- 返璞归真,简约致美──解读《给予树》教学设计
- 《给予树》教学杂谈
-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 《给予树》中的语言训练
- 听《给予树》有感
- 分享快乐的语文课──《给予树》课堂实录及点评
- 爱的教育──《给予树》教学反思
- 《给予树》教学片段
- 感悟、感动、感染──《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 《给予树》教学反思
- 《给予树》教学反思
- 《给予树》教学实录
- 《给予树》案例分析
- 《给予树》教学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