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后思考2
第一次接触人教版,很多课文和孩子一样,是全新的。要带着孩子去感动文字,首先得感动自己。而很多课文也确实带给我如许的感动,正如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文中有一句:“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说真的,当我翻到课本130页的《资料袋》所附的叶圣陶先生修改的部分原文,和看到教参里那《一副画像》修改的整个内容,我也“愣住”了!十六、七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不知批改过多少篇学生作文,我何时做过这样认真细致的批改?惭愧啊!
记得星期天收到一快件,我兴冲冲下楼来取。虽然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一取出稿件,我也“愣住”了,不禁止步伫立在楼梯口,细细翻看。一页又一页,12张纸上,居然满是端端正正的修改符号。这完全不是一刻半晌做得了的,真是慢工出细活,估计花了好几天的心思。我的心头也跟作者一样涌动着暖暖的感动,这不是一个“谢”字可以了得。粗略浏览了一遍,心头明亮了不少,经修改后,如课文所言“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女儿很奇怪:“妈,你怎么去了那么久?”她哪里能懂得我此时的激动?
因此课堂上,我也引导学生先看这篇修改稿,说说令自己惊异的原因;再读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愣住了”?而后感受“叶老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作者从中学到了什么?”,“你从中也懂得了写文章需要什么?”课文最后“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学了课文,你是否懂得了“作家是怎样做的,作家的作品该是怎么写的?”课文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为题目?
这次做客,令肖复兴受益匪浅,照亮他人生之路。读了课文,对于学生今后写作文、改作文也应该颇受启发。教了这课文后,作为语文教师,对于日后的批改、教学、以及自身的写作都是能督促之,借鉴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我
- 我的爸爸
- 我的妈妈
- 我的好姐姐
- 爱玩电脑的哥哥
- 这就是我
- 妈妈,我爱你
- 我的老爸
- 我的妈妈
- 妈妈的爱
- 我最喜欢的人
- 我喜欢这样的人
- 我的家
- 这就是我
- 国际法院制度的特点和发展状况(1)论文
- 企业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 对房地产经济泡沫的研究与风险规避
- 浅析人口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杭州市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关系研究
- 浅谈对实习生德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 成本核算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 黑龙江省个体经济发展调查问题研究
- 统计学在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应用探讨
- 网络德育——德育现代化之必然
- 试论“一国两制”下之中国国际法主体资格(1)论文
- 心理暗示在德育管理中的运用
- 论提高护士交流技巧 优化门诊健康教育质量
- 对高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的探讨及分析
- 预算管理与投融资管理的结合
- 三写“游泳”表现雨来性格
- 《夜莺的歌声》读后感
-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 读《夜莺的歌声》有感
- 连环画:《小英雄雨来》
- 自学自悟 探索交流──《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 马石山十勇士
- 《夜莺的歌声》教学实录
- 管桦与《小英雄雨来》
-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 在观念碰撞中升华──教学《夜莺的歌声》有感
- 管桦:黑夜中的“小英雄雨来”
-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 紧扣“歌”字读课文《夜莺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