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1
《鸟的天堂》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各种方法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尝试运用“陆续”“应接不暇”等词语造句。
2、积累文中的佳句,并重点理解。比如: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真是一株大树”,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一株大树”。它承接课文的上一段,对大家关于榕树的争论给出了答案,说榕树只有“一株”,而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所以在朗读的时候,重音应放在“一株”上。
“不可计数”,“数”在这里读shǔ,作动词用,是“查点数目”的意思;“计数”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合成词,意思是“计算”;“不可计数”是“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对榕树的具体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株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中的“应”读yìng,“应接不暇”是指优美的风景很多,看不过来。从大榕树上飞出的鸟儿太多太多,作者眼前捕捉到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这成群的鸟儿生活在大榕树上,营造出了热闹、活泼、自由、欢乐的环境。茂盛的大榕树,吸引了如此众多的鸟儿在此栖息,真是不折不扣的鸟的天堂。
3、通过品读课文第6-8节,感受到大榕树“大”和“美丽”的特点,品读第13、14节,感受鸟儿们“多”、活动“热闹”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能够选取课文6、7、8、13、14中的几节背诵下来。
5、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自己质疑、解疑以及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6、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比如:学习文章中事物的“动态与静态”描写的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等。
7、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8、培养主动查找课外学习资料的良好习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扩写《盲人摸象》
- 第一次买菜
- 有趣的实验
- 可爱的小白
- 校园运动会
- 我是体育委员
- 我的梦
- 春天来了
- 参观博物馆
- 快乐的暑假
- 四川地震
- 给震区小姐姐的一封信
- 围棋比赛
- 可爱的小猪
- 我的爸爸
- 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电视传播策略
- 浅议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核心要点
- 浅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1)论文
- 电视方言类节目的优缺点
- 探析网络版权保护问题以及对策(1)论文
- 析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核心要点
- 分析光技术在电视传媒的应用
- 分析电视字幕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
- 分析东北曲艺小品的艺术特点
- 宰相刘罗锅的叙事结构
- 对电视文艺的灯光艺术探索
- 分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 对广播电视档案的管制和利用探索
- 浅谈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做好对农节目
- 有关抵押物转让制度利益平衡之探讨(1)论文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实录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称象》第二、三课时教学设计
- 《称象》大改写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称象》课堂教学简评
- 《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称象》相关资料
- 《小小的船》教案
-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