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2
翻新时间:2015-12-12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四、总结全文。
1.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
2.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五、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决口
变化:含沙量大<>大水灾
改道
大自然变化造成
原因<
人为造成
治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修筑水利
教后记:通过学文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教育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从身边做起,为身边添一份绿。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风车
- 春姑娘来了
- 跳绳比赛
- 助人为乐
- 元宵佳节
- 我喜欢小制作
- 温泉
- 看元宵灯会
- 处州公园
- 闹元宵
- 快乐的星期天
- 真丢脸
- 我的好朋友
- 美丽的桂林
- 花伞借给谁
- 浅谈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的弊端及改革的思路(1)论文
- 传统艺术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分析
- 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认定车辆贬值损失(1)论文
- 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选择
- 浅析预防腐败工作的做法与实践(1)论文
- 对大伾山摩崖大佛的石刻艺术
- 政治与伦理——蔡元培的国家观念
- 关于基层群文创作的研究
- 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要素
- 对喀斯特城市建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解读
- 略论中国问题(二)
- 对音乐美学的文化阐释
- 插画设计与视觉形态的形成
- 浅谈“法官”断层(1)论文
- 检察机关介入公益诉讼的正当性探析(1)论文
- 《北京亮起来了》 写作指导
- 《日月潭》 范文习作
- 《日月潭》 考点练兵2
- 《日月潭》 写作指导
- 《日月潭》 训练素材
- 《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讲义2
- 《北京亮起来了》 训练素材
-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1
- 《日月潭》 教案讲义1
- 《日月潭》 考点练兵1
-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梳理
- 《日月潭》 教师语录
- 《日月潭》 重难点分析
-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意思
- 《日月潭》 教案讲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