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9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快乐需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不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大家结合上节课你所懂得的道理来说一说。明白了道理,那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大家再读读课文。
二、粗读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采用比赛等方式,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并作简单的批注。
2、谈谈读后的感受。
三、重点阅读,体会道理
1、再读课文,思考:
这是怎样一座花园?
学情估计:学生会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
2、从哪里看出这个花园很美丽,很漂亮?
3、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花园的漂亮、迷人吗?
注: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方式要多样,如:赛读、品读。
4、为什么又说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呢?
方法:学生再次读课文,并自己做简单的分析,教师巡视指导。
⑴ 第6自然段:
春天到村子里时,巨人的花园还是隆冬。
① 反复读3、4句,要读出村子和花园不同景色所蕴涵的不同情感。
② 同是春天巨人的感受是什么?想象孩子们又在做什么?
学情估计:如果学生能说到孩子们想到他们的乐园花园里去,教师可以点拨:巨人在里面日子过得并不好,孩子们也想进去玩,现在最好的是什么?
⑵ 第7自然段:
孩子们在时,花园草翠花开;孩子们离开后,花园冰雪覆盖。
①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② 体会“与此同时”。
③ 朗读本段。
⑶ 第8、9自然段:
小男孩用手摸了一下树枝,桃树开花了,巨人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① 巨人终于明白了,他究竟明白了什么?
② 讨论: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是什么意思?
5、句型训练,理解中心:
⑴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唤来春天的,( )
⑵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注:要结合讨论的结果,让学生体会,教师要引导。反复阅读这两句话,在读中深化感受。
四、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写
1、读课文,要求:看在读什么地方时脑袋里会出现相应的画面。
读写结合的点:
⑴ 巨人推倒围墙前后的情景。
⑵ 巨人生活在隆冬中的情景。
⑶ 孩子们在花园中玩耍的情景。
⑷ 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玩耍的情景。
2、交流汇报:
建议:学生说的时候,要进行语言规范性的指导,同时要引导学生尽量用积累的好词佳句。
3、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本课小结
“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诗人白朗宁也曾这样说,在这里我衷心大家能人人都付出一点爱,让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七、布置作业
1、语言积累抄写喜欢的句子段落。
2、童话读起来不仅有趣,而且还能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以后可以多读读,在后面的活动课上我们要举行一次讲重话、演童话的比赛。
3、把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看烟花
- 美丽的日出
- 四季的美
- 春天和夏天的花
- 十五的月亮
- 家乡的一年四季
- 校园的早晨
- 春天的平顶山
- 秋天的花园
- 小河,我想对你说
- 春天
- 美丽的春天
- 春天来了
- 春天的歌
- 春天来了
-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
- 试论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思考
- 论逆反心理在德育中的积极意义
- 浅析庄子“三言”说理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 由系统动力学看陕北坡耕地可持续利用(1)
- 承接产业转移: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助推器(1)
- 简述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体育产业研究(1)
- 儿童的逆反心理及其调适与对策
- 经济增长视角中我国制度分析方法的运用(1)
- 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 试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
- 教育语言暴力问题探究
- 浅谈幼儿素质教育
- 2008奥运会与2010世博会的投资比较(1)
- 实现高中阶段普、职教育“高位均衡”的对策与建议
- 沐浴桂花雨的芬芳──《桂花雨》教学后记
- 走进《桂花雨》随想
- 潜心会文本──走进《桂花雨》
- 《桂花雨》教学后记
- 在空白处超文本──《桂花雨》教学片段赏析
- 女兵作家谢冰莹
- 《小桥流水人家》课文解读
- 听刘俊的《桂花雨》有感
- 评刘俊《桂花雨》
- 尊重学生的感悟──《桂花雨》一课教后感
- 《桂花雨》案例分析及反思
- 谢冰莹简介
- 听刘俊的《桂花雨》有感
- 文坛女杰谢冰莹
- 把握课堂是关键──关于执教《桂花雨》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