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7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1
【设计特点】
根据本文表达运用对比这一显着特点,在教学中也运用对比的朗读感悟方式,以情导读,以读促悟。
【教学目标】
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心理变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2、难点:
在悟读中初步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大家喜欢读童话故事吗?今天就投你所好,我们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个有趣的童话。
2、揭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⑴ 生字词认读:
洋溢 允许 喧闹 破损 增添 训斥 叱责 凋谢 脸颊 拆除
发脾气 北风呼啸 隆冬来临 绽出绿芽
说说:你知道的词语的意思。
⑵ 重点句子: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
换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这些字词,并思考:
你觉得故事中的这个花园怎么样?为什么?
3、交流个体感悟。
(生的几种可能:漂亮、神奇、变化多端)
三、品读感悟
1、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
⑴ 具体说说花园的神奇变化。
⑵ 学生自由交流。
⑶ 根据提示,规范说话:
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
再当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又;
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却又。
⑷ 随机点拨对比朗读:
① 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读出花园的美。
② 描写花园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
③ 描写花园又有了春意的语句。
④ 描写花园又变成了冬天的语句。
⑸ 师引:
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2、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⑴ 学生各抒己见,说说原因。
⑵ 点拨,梳理:
花园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变化,是因为花园里人的不同。
⑶ 随机引导去感受体会巨人和孩子性格的不同。
⑷ 巨人的性格:
① 师: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一次地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认真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
② 交流,点拨:
态度:生气。
相关语句:“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A、理解“四处逃散”,想象理解巨人吓坏孩子们的情景画面。
B、读好这句话的语气,正确把握巨人的生气程度。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A、理解“纷纷逃窜”,想象巨人伤害了可爱的孩子的情景场面。
B、正确把握此时巨人的生气程度。
“喂!你赶快滚出去!”
理解“叱责”,想象此时此刻的巨人发怒的情景。
③ 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充分体现巨人性格的语句。
④ 你觉得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⑤ 小结过渡:
这样的性格就像一年四季中的冬天。那么孩子们呢?是怎样的?
⑸ 孩子们的性格:
① 结合课文,学着上述学法,找找,读读,品品,悟悟。
② 交流,畅谈看法。
③ 引导梳理:
孩子们有着春天般美好的性格,会给人带来温暖。
结合文中语句朗读。
④ 随机理解重点句: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
3、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⑴ 再一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
⑵ 找读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语句:
重点句:
巨人说:“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⑶ 梳理揭示寓意:
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四、美读小结
1、师引读最后一小节:是的,从此以后,巨人的花园再也不变化了,它永远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而巨人则和孩子们成了好朋友。瞧,他们多快乐!
2、齐读最后一小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和小鱼和小鸟
- 我帮妈妈做家务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试卷发下来后
- 文竹
- 尝试--种玉米
- 游东营天鹅湖
- 漫游未来
- 游玉黛湖
- 游原山
- 我熟悉的一个人
- 我的生日礼物
- 种绿豆(续2)
- 妈妈的爱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入出国许可问题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培植法治的自我完善机制法学理论论文(1)
- 正义的内在与外在怀疑主义之间
- 审判的法治逻辑
- 权利,抑或法益?
- 中国法理学二十年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律的道路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宪政的宗教之维法学理论论文(1)
- 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法官的法律思维特性法学理论论文(1)
- 英美法中“滥用法律诉讼”的侵权责任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德国民法典》中的代理理论法学理论论文(1)
- 从宪政的视角看教育权力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
- 再论“无财产即无人格”法学理论论文(1)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3 第二课时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1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5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谈
-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5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杂谈
- 《飞向蓝天的恐龙》导语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3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2 第三课时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词语
- 《飞向蓝天的恐龙》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