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0
《司马光》
出示句子:司马光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生读句子。
老师将“举”字换成“拿”字,大家再读一读。生再读句子。换掉好吗?为什么?通过朗读比较
生:因为是一块大石头,司马光“拿”不动,要用“举”。
生:我有补充,用“举”字,说明东西很重,用“拿”字说明东西很轻。
真不错!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在生活中,什么是需要我们“搬”的,什么是需要我们“拿”的呢?
说得真好,相信你们也一定读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一个学生突然举手说:“老师,既然较重的东西用“举”,那么司马光搬起来的那块石头一定很大,课文为什么还要说‘举起一块大石头呢’?这个‘大’字应该去掉!”
我心里一楞:这个同学的想法很有道理,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有很多同学摇摇头,有可能没有理解那个同学的看法
我说:请这个同学将你的看法再说一遍,好吗?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他说得有道理吗?
许多学生举手表示同意他的看法。
有没有谁不同意去掉“大”字呢?想想看,为什么你不同意呢?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举行“小小辩论赛”,同意去掉的站着发言,不同意的坐着发言,我们来听听,谁说得最有道理。
一场小小的辩论赛紧张地进行着,小辩手们争得面红耳赤,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说:“我觉得这个‘大’应该留着,从图上来看,花园里有许多石头,花园里的石头对于小小年纪的司马光来说都是很沉的,他都得‘举’,司马光肯定是在这些石头中挑了块最大的,因为只有用最大的石头才能砸破缸,才能救出小孩。”还有的说:“只有大的石头才能砸破大水缸。”
我的反思:学生的见解多精彩!他们能大胆地提出去掉“大”字,这是成人不会想到的;而要保留“大”字的见解也有理有据。因此充分地信任学生可以使教育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学生独特的发现和见解无一不与教师的循循善诱有关。我想:如果学生不经历从“感性—理性—感性”的过程,恐怕不会提出“大”字的去留问题。而当学生提出这个有价值的问题时,我首先要充分肯定这个学生,又要给充足的时间让其他学生重视并思考这个问题,并相机引导学生反驳这个看法,而不是盲目跟从。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课堂小小辩论赛,营造了活跃的、富有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新学期的打算
- 春姑娘
- 一则故事的启示
- 真爱的力量,成功的标航
- 出书了
- 虚惊一场
- 演出
- 我最难忘的老师
- 我的梦想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我的建议
- 逍旬同学,我想对你说…
- 英雄虽死,正气长存
- 美丽的人工湖
- 我的知心朋友——音乐
- 浅析园林设计对城市绿化的意义
- 略论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谈营销渠道的决策与管理
- 将市场营销理念贯穿到整个企业当中
- 浅谈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探讨
- 浅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细节
- 对于新时期医药市场营销的分析
- 外国公民和外国法人在俄罗斯的法律地位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谈注意力经济下营销策略的合理运用
- 罗马法在中世纪的成长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计算机证据的几个问题_法学理论论文(1)
- 关系营销中顾客关系管理的特点与策略
-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及思考
- 园林绿化工程的成本控制
- 韩国国家安全与表达自由案例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 《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6
- 《长城》教学设计11
- 《长城》教学实录
- 《长城》教学设计7
- 《长城》快乐练习:强化练习
- 《长城》教学设计13
- 《长城》教学设计17
- 《长城》教学案例与反思
- 《长城》教学设计5
- 《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18
- 《长城》教学设计4
- 《长城》教学设计12
- 《长城》教学设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