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5
《草原》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课前准备】
1、草原风光图。
2、蒙古族音乐和民歌。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3、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
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
“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
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
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
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
(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
五、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
(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
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第1段: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绿毯、勾勒、骏马、奇丽、柔美、渲染、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第 2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疾驰、迂回、洒脱、襟飘带舞。第3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4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拘束、羞涩、鄂温克。第 5段:斜阳下的话别。天涯、斜阳。)
七、作业
1、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熟读课文第1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我是小小推销员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社会公正理论视域中的少数民族语言权利和语言认同
- 评《现代汉语词典》语言学条目释义
- 回归故乡:现代汉语诗歌的一种语言学阐释
- 提高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能力
- 工业零配件产品网络营销分析
- “对话”随想─访谈类节目的感与悟
- 网络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跨越式发展
- 煤炭企业实施大客户营销战略探析
- 浅析艺术语言与科学语言的本质区别
- 艺术史学:论艺术与史学的共性
- 人文理念在房地产企业营销中的运用
- 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堂引领浅谈
-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
- 锐捷网络国际市场进入策略
- 试论我国中小企业营销创新
- 《四个太阳》写作指导
- 《小壁虎借尾巴》美文欣赏:壁虎爱的故事
- 《四个太阳》随堂练习:提高篇
- 《四个太阳》整体阅读感知
- 《四个太阳》重点问题探究
- 《小壁虎借尾巴》趣闻故事
- 《小壁虎借尾巴》美文欣赏:蜗牛和乌龟比本领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二)
- 《小壁虎借尾巴》写作指导:新“小壁虎借尾巴”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一)
- 《四个太阳》训练素材
- 《小壁虎借尾巴》训练素材
- 《小壁虎借尾巴》考点练兵(二)
- 《四个太阳》随堂练习:巩固篇
- 《四个太阳》老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