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1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建议
1、课前可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认识到青藏铁路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认识到对沟通东西部、促进合作发展,造福西藏地区和人民的重要意义。还可以在地图上找一找全长1142千米青藏铁路的线路: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越过“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形结构。
2、本文为略读课文,教师可指导学生按阅读提示要求:“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自读自悟,然后交流讨论。
在交流中要使学生认识到开凿风火山隧道遇到困难有三点:一是冻土层;二是恶劣天气;三是极度缺氧。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建设者身上有一种顽强的精神。这种精神具体表现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奋战在千里工地。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铁道兵”面前,没有闯不过的火焰山。他们不惧生命危险,克服了高寒、低压、缺氧、风雪、雷电、沙暴这样的恶劣气候和自然条件所带来的困难;他们以科学和创新精神,解决了冻土层和极度缺氧的世界级难题。
同时还要结合具体词句体会到,在建设者身上,始终斗志高昂,洋溢着无坚不摧的乐观主义精神。如,“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3、作者在表达上感情浓郁,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文中有许多感叹句,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或建设者们怎样的情感。
4、还可让学生自读《詹天佑》,进行比较阅读。如,詹天佑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挠和要挟下,修建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今天中国人修建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詹天佑率领工人们顽强拼搏,以创新设计和吃苦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西部建设者凭着科技和奉献精神,攻克了世界级难题。从比较中感受到中国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发展,今非昔比的繁荣昌盛。还可引导学生比较一下两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5、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兴趣,鼓励有条件的学生浏览“青藏铁路网”,关注青藏铁路的建设情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童年趣事--我的动物园
- 小狗阿斯朗
- 爱痕
- 复兴三日军训记
- 偶得
- 马戏团
- 弟弟,原谅我
- 炒蛋记
- 我真后悔
- 我是书痴
- 电脑
- 我赢啦
- 一件大衣
- 患“难”见真情
- 日光浴
- 关于物理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探讨
- 试论高中物理道德课堂的构建
- 关于区域物流规划技术的理论探讨-物流管理论文(1)
- 美的公司物流完善之路的启示-物流管理论文(1)
- 数据挖掘在物流业中的应用-物流管理论文(1)
- ERP系统:企业管理创新的平台-物流管理论文(1)
- 空港物流:发挥“跑道效应”积极应对竞争-物流管理论文(1)
- 浅议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究
- 关于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
- 高职院校审计教学改革实例研究
- 职业教育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浅析零售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物流管理论文(1)
- 经济全球化与物流服务综合化-物流管理论文(1)
- 浅析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与对策-物流管理论文(1)
- 企业物流模式转换分析-物流管理论文(1)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 在山的那边
- 在山的那边
- 《在山的那边》课时训练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 在山的那边
- 《在山的那边》基础知识训练
- 理想与幻想──读《在山的那边》有感
- 《在山的那边》课堂练习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 《在山的那边》课时训练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 《在山的那边》基础知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