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7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7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重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准备】

准备材料《我的童年》,学生人手一份;课前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各组交流一下读书活动的开展情况。

2、准备好课前发的材料:

阅读《我的童年》,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3、比较一下《我的童年》和《窃读记》的异同。

4、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家,采访一下这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听听他对读书的见解。(板书课题)

二、做采访准备

说一说自己想采访的感兴趣的读书问题。(教师做好记录)

讨论一下在采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礼貌问题、作记录问题……)

三、读课文,找到自己的答案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在季老的话语中,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

三、感悟课文内容

1、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

⑴ 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⑵ 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

⑶ 进行古诗文积累。

2、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篇文章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式。

我们在访问爱读书的人时,用这样的记录方式就很好。希望同学们把我们的读书活动继续进行下去,开展得丰富多彩。

3、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小苗和大树不仅代表着苗苗和季羡林,“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能成才的内容。

四、个性阅读,独特见解

1、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形成小组意见全班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得到启发。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3、谈谈你对闲书的认识。

五、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

1、同位俩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

2、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

3、全班对于他俩的读进行评价,说出理由,如:

“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从中可以看出季羡林老先生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说得形象生动,听来如临其境。

“爷爷,我和您太像了,我也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着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从话语中可以感觉出苗苗的童稚与可爱。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对下一代青年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

……

六、学技巧,指导综合性学习活动

通过读这篇文章,说一说进行访谈活动还应注意些什么。

七、辩论

对课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闲书、学生偏科、背两百首诗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等问题进行辩论,说出自己的见解。

八、拓展

调查一下本班同学阅读的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编辑短评】

这篇教案较好的理解了编者的编写意图,突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最突出之处是把活动穿插到课文的学习中,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而不致使活动落空。不足之处是课文的讲解仍是太多太细,加上活动时间,学生的负担较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心为人民,甘愿做“傻子”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给好朋友的一封信
给虎哥的一封信
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一封信
给同龄人的一封信
给虎仔的一封信
读《居里夫人》有感
美丽的日照
让安全健康和我们同行
给丛飞叔叔的一封信
我的梦想
一封给蟑螂界先生小姐们的信
读《鲁西西外传》后感
给老师的一封信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班务工作计划
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2009年大班班务工作计划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中班班级工作计划
小学上学期五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小说《复活》的读书心得优秀书评
2012年大班班务计划
五年级下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2009年中班班务工作计划
2009年小学六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幼儿园下学期中班班务计划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2002学年上学期中一班班务计划
2008-2009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后现代性与价值反思
关于直面现状 勇于实践
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
浅谈现代旧体诗词的非现代性
王元化四反“知识分子改造”——王元化访谈
浅析邓小平与毛泽东的革命情怀
关于现代传媒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
试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
浅谈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与舞蹈
浅谈《呼啸山庄》中的拜伦式主人公
关于中西文字的差异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浅谈从《西望茅草地》到《飞过蓝天》
浅论鲁迅创作中的旧文化情结
试论鲁迅与张爱玲小说创作思路与表现方法的异同
试论铁凝小说对人物的心理透视方式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鲁滨孙漂流记》文章导读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鲁滨孙漂流记》课文结构分析
《鲁滨孙漂流记》写作特点
《鲁滨孙漂流记》中心思想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鲁滨孙漂流记》课文重点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永不放弃!──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让坚强与我们为伴──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