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梅花魂》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梅花魂》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30

《梅花魂》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今天我所上的是第二课时。本课是学习新大纲感悟新大纲的基础上设计的。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对于这样一个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梅花魂》的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引领学生阅读现代和古代诗人所作的几首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倒数第四段,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在品味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练习,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时钟
吊扇
我的篮球服
庆祝生日
下雨
大雁塔音乐喷泉真好看
夏天的色彩
我和妈妈去商场
台灯
摸老虎屁股
参观世界八大奇迹馆
美丽的小西湖公园
坐火车真好玩儿
广告策划书的撰写之国外的代表主张
广告策划书的撰写
广告策划书的撰写之国内的代表主张
广播广告文稿类型的猜谜式
广播广告文稿写作时要简明易懂,适宜口播
广播广告文稿要设计一个好的开头
广播广告文稿类型的直述式
广播广告文稿写作时要多用设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段
广播广告文稿的写作
广播广告文稿要言中有画
设计问卷题型的方法
关于热水器的意见征询范例
确定广告策略
确定广告媒介
设计调查问卷应避免的问题
利用电脑音乐创作系统进行创作教学探讨(1)
作家性别与戏曲创作(1)
关于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的回顾与思考(1)
亟待抢救保护的羌族戏剧文化遗产(1)
一次失败的跨学科研究——也评苏力的《窦娥的悲剧》(1)
听不清的切分音(1)
木兰故事·中国形象·他者言说(1)
“以人为本”与“对比法”音乐教学的运用(1)
交通工程试验检测现状与解决对策
张伯苓的“教育戏剧”观念及其现实意义(1)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分析(1)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创新意识和方法(1)
残酷戏剧让剧院成为教堂 ——李春喜对话查明哲(1)
皇家戏剧的舞台艺术(1)
对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探析(1)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三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2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我选我》教学设计与反思
《泉水》教学设计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阿德的梦》综合资料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3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