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3

《草原》教学设计3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5

《草原》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这篇文章是走进西部这个专题研究中的第一篇文章,是大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感受,辽阔美丽的草原景色、热情好客的内蒙古人民,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完成整篇文章,首先描绘了一幅一碧千里而不茫茫,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奇丽的草原美景,接着描写了人们盛大热情的欢迎场面,最后是草原联欢、把酒话别的情形直至以“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而且语言优美,既不失纯朴简练的语言风格,有呈现生动感人的气息。

【学习目的】

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中,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必具的语文能力。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大作家老舍,描写草原的一篇力作,本文语句优美、行文流畅、结构清晰,写作手法独特新颖,是品读入境的好文章。教学中,从读入手,以读,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体现读中悟、读中想、读中感的设计理念,既读出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草原风貌,又要读出热情友好的蒙古情操。同时借助相关的课外资源,体会作者行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是本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要借助可感句式段落,及时组织学生练笔。

【教学建议】

1、课前要求同学们通过上网或查阅有关书籍,了解草原的有关资料,如内蒙古的位置、范围以及当地人民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教师也要收集相关的图片,制成课件,给学生一些感性的东西。读一些描写草原的诗词、文章也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这种语言及句式的写法,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感情朗读的指导,并结合同学们心目中的草原概况。边读边想象文中的草原画面。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并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并进行学习,在学习的基础上,利用本文的写法进行练笔,以达到学,并学以至用,收到学用兼得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2自然段。

【教学重点】

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汉的民族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

(运用情景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使他们对草原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草原是辽阔美丽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这种初步的认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学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进入文章的情景之中。)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

板书课题:

草原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预测:

⑴草原的景色如何?

⑵草原的人们怎么样?

⑶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有何感受?

……

二、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

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⑴读生字和词语。

⑵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

蒙的读音是“měng”,“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씓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⑶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三、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1、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

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

板书:

风景之美

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

(形成文章的结构和线索,使同学们初步感知文章的写作脉络,以便于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物可寻,有章可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畅想未来
自我介绍
拨云见日
生命之源---水
老师
我的好朋友
寒假中的酸甜苦辣
南京遇雨记
去书店看书
给妈妈的一封信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父与子”有感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孝敬爸爸
我的妹妹
关于待处理偿债物的调查报告行政法论文(1)
基于桑代克关联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行政法的“平衡”及“平衡论”范畴(3)行政法论文(1)
科研院所转制中应研究的财务会计问题行政法论文(1)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
高职应用型外语翻译教学改革建议
论中国公共财政
平衡论:对现代行政法的一种本质思考(4)行政法论文(1)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财务报告行政法论文(1)
财政增收和政府节支的观点综述
如何成功提升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技巧实用性
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模式关系辨析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法律责任研究行政法论文(1)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防范体系研究[2]行政法论文(1)
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创新行政法论文(1)
《詹天佑》教学设计三
《詹天佑》教学设计八
《詹天佑》教学设计二
《索溪峪的“野”》评课稿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想
《詹天佑》教学设计九
《索溪峪的“野”》
《詹天佑》教学设计十九
《索溪峪的“野”》教学实践
《詹天佑》教学设计十一
《詹天佑》教学设计六
《詹天佑》教学设计五
《詹天佑》教学设计十三
《詹天佑》教学设计四
《詹天佑》教学设计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