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3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对于这一课,我并不陌生,它是原先六年级教材里的一篇文章,
我曾多次教学。但那是针对六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已有一定的水平,课文的重点、难点很好掌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不是难事,但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却是一个难点。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设计教学过程时,第一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进入分段研读阶段,然后把指导背诵与理清文章的结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练习背诵。最后,让学生读一读阅读链接,再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并引导学生结合这首诗的内容,进行再创造,也写一首诗描写漓江的水或桂林的山,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设计归设计,真正教学过后,才发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存在诸多不足。
这一课内容简短,结构清晰,只有四个自然段,我想对于读通课文不会太难,所以,没有布置学生预习。但我却忽略了经过一个假期学生也许对读课文已经生疏了,再说是四年级的学生,朗读水平还不是太好,以至第一课时在读通课文这一环节学生错误百出,费时太多,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学习生字新词没有很扎实地完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也只是粗略地让学生了解了一下。
在第二课时学习第二自然段环节,我先让学生了解漓江水的特点,然后说说你从这一段话有什么发现,学生各抒己见,不用老师讲解,就把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方法总结了出来。接下来,我要求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来说一段话。这可难倒了学生,教室里一片寂静,好半天,才有一个学生举起小手,站起来说了一段不太完整的句子。课后,我反思这一环节,感觉自己有些操之过急,在学生刚刚接触,了解到排比句,就让他们来写,确实难度太大。我应该在学习完第三自然段后,在学生对这种句式有了更深刻地体会后,再来试着说一说,写一写。我想效果会好得多。
本课语言优美生动,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感情。但由于没有把时间合理地利用,以至在学生体会写法上过于繁琐,没有好好地让学生读书,当然也就更谈不上让学生背诵,让学生阅读“阅读链接”后进行再创造也成了一纸空文。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在时间安排、环节设计中都要认真思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课文内容的重点出发,力使自己的教学简单有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与时间同步
- 尝试与道理
- 人生的感悟
- 二十年后回学校
- 我们身边的种种理由
- 不解又神奇的梦
- 雪花儿飘
- In the zoo(在动物园里)
- my family(我的家)
- 我想发名未来的学校
- 我很孤独
- 送别诗
- 生活就是一部电视剧
- 外婆家的小兔子
- 忐忑不安的考试
- 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关注农民的生态权
- 农户行为研究若干问题述评
- 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作用的反思
- 竞争性选举对村干部行为的影响
- “礼治”与传统农村社会秩序
- 关于农民减负的深层次问题
- 全力推进农村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
- 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农村土地制度的缺失及对策
- 在乡镇体制改革中建立现代乡镇制度
- 小城镇发展与农村现代化
- 农民的出路就是消灭农村,没有农村的农业更先进!
- 村干部报酬的合理分担与补偿
- 对我国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的思考
- 《凡卡》教学设计之三
- 《金色的脚印》说课设计之二
- 《詹天佑》说课设计之一
- 《白杨》第二课时
- 《晏子使楚》说课设计之一
- 《草原》说课设计之一
- 《丑小鸭》说课设计之一
- 《詹天佑》说课设计之二
- 《蜜蜂引路》第一课时
- 《月光曲》说课设计之二
- 《詹天佑》第二课时
- 《凡卡》教学设计之一
- 《草原》说课设计之二
- 《月光曲》说课设计之一
- 《凡卡》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