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3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对于这一课,我并不陌生,它是原先六年级教材里的一篇文章,
我曾多次教学。但那是针对六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已有一定的水平,课文的重点、难点很好掌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不是难事,但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却是一个难点。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设计教学过程时,第一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进入分段研读阶段,然后把指导背诵与理清文章的结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练习背诵。最后,让学生读一读阅读链接,再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并引导学生结合这首诗的内容,进行再创造,也写一首诗描写漓江的水或桂林的山,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设计归设计,真正教学过后,才发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存在诸多不足。
这一课内容简短,结构清晰,只有四个自然段,我想对于读通课文不会太难,所以,没有布置学生预习。但我却忽略了经过一个假期学生也许对读课文已经生疏了,再说是四年级的学生,朗读水平还不是太好,以至第一课时在读通课文这一环节学生错误百出,费时太多,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学习生字新词没有很扎实地完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也只是粗略地让学生了解了一下。
在第二课时学习第二自然段环节,我先让学生了解漓江水的特点,然后说说你从这一段话有什么发现,学生各抒己见,不用老师讲解,就把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方法总结了出来。接下来,我要求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来说一段话。这可难倒了学生,教室里一片寂静,好半天,才有一个学生举起小手,站起来说了一段不太完整的句子。课后,我反思这一环节,感觉自己有些操之过急,在学生刚刚接触,了解到排比句,就让他们来写,确实难度太大。我应该在学习完第三自然段后,在学生对这种句式有了更深刻地体会后,再来试着说一说,写一写。我想效果会好得多。
本课语言优美生动,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感情。但由于没有把时间合理地利用,以至在学生体会写法上过于繁琐,没有好好地让学生读书,当然也就更谈不上让学生背诵,让学生阅读“阅读链接”后进行再创造也成了一纸空文。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在时间安排、环节设计中都要认真思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课文内容的重点出发,力使自己的教学简单有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最伤心的一件事
- 借书
- 制作舞蹈小人儿
- 正月十五
- 美丽的天水湖
- 美丽的校园
- 含羞草
- 家乡的变化
- 我爱你,辽河
- 看烟花
- 我长大了
- 星宝宝
- 可怜的爷爷
- 小迷糊
- 耀眼的月亮
- 新时期民族歌剧演唱的思考和建议
- 就语言学流派来谈语言学与英语输出
-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国之瑰宝—琉璃,兼谈与料器和玻璃的区别
- 政治正义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企业营销对策分析
- 浅析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建设
-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 关于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 谈动画角色设计的双重性
- 浅论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监管机制
- 基于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制作实训台研究
- 浅谈平面广告设计中“意境”之所在
- 论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连贯解释的互补性
- 《荷花》教学设计之三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荷花》教学设计之四
- 《荷花》教学设计之二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荷花》第一课时
- 《荷花》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五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建议
-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富饶的西沙群岛》电脑教学设计
-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六
- 《荷花》教学设计之一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