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0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想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讲演稿。讲演,是一种强调阐明观点和宣传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论说方式。讲演稿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教学《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是: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朗读和默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老师应该从“深文浅教”出发,花一番功夫设计教学方案。
一、教师讲述背景材料。
出示课题后,让学生看课文后面的练习第二题:“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讲的?”然后由教师简明地讲述有关资料: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对敌作战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各解放区都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对支援战争、减轻群众负担、巩固和扩大解放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属中共中央警卫团)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1944年9月5日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召开大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会上发表了着名的讲演《为人民服务》。
二、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1.全文生字少,学生初读时不会有困难。但是,课文有不少由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在理解上却有困难。教师除了要提示他们查字典独立理解一些词义(如“鸿毛”“固”“或”“卖力”等)外,还应出示小黑板补充一些注释,如“司马迁”“法西斯”“精兵简政”等。学生第一遍读课文,要求他们抓住词语,初步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2.为悼念张思德,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对张思德的革命精神进行了热情赞扬,同时对他的牺牲表达了哀悼之情。组织学生第二遍读课文时,要他们思考课文中哪些段落直接表达了讲演人对死者的评价和悼念。
课文的第一、二段表达了对张思德的评价:张思德生前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第五段表达了讲演人的哀思。
3.要求学生重点阅读第三、四段,并画出表达主要意思的句子:
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一切革命联合会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4.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通读全文,概括地说说各个段落的大意。
三、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然后组织大家讨论。
1.第一段,课文用“革命”点明“我们这个队伍”的性质,用“为着解放人民的”“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点明我们这个队伍的任务。第三句话指出张思德同志生前参加了革命队伍,而且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什么不同。”这一句跟下面三句是总(起)分(述)关系。这样说可以启迪革命的同志分清人生的不同意义,从而充分肯定张思德同志生前的功绩。
3.第三段共六句话,其中有“不管……都……”“只要……就……”连接的三个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用这样的句式来说,加强了语言的力量,突出强调了“我们这个队伍”坚持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4.第四段可以分三层。第一层指出“我们这个队伍”现时的任务:要团结全国大多数人民,去争取全民族的解放。第二层和第三层指出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要努力奋斗;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5.第五段在讲演结束时仍回到追悼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紧扣讲话中心,又进一步表达了对张思德同志的哀悼之情。
四、指导朗读和背诵,检查并帮助学生对讨论中着重分析的词句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入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学生该不该读武侠小说
- 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
- 人类会毁灭地球吗?
- 人类会自己毁灭地球吗?
- 谈中学生出国留学之利与弊
- 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
- 中学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
- 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
- 名著“必读”还是“选读”
- 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
- 人类会自己毁灭地球吗?
- 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
- 中学生课外时间应多读名著
- 中学生为何不读名著?
- 流行文化
- 简述美国法律的基本特点及司法制度刍议(1)论文
- 论杂技艺术的创新
- 由飞行员集体返航事件引发的法律问题思考(1)论文
- 推进21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
- 装置艺术对中国架上绘画的影响
- 论邓小平加强执政党干部管理和监督的思想
- 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之刍议(1)论文
- 天津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产业开发
- 试析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
- 我国体育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探析(1)
- 差异化营销策略及其实施(1)
- 关于苏区司法制度探析(1)论文
- 浅析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监督范围(1)论文
- 关于检察机关执法中的利益驱动现象探究(1)论文
- 对于“新感性”的艺术之路的发展
- 《梦想的力量》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将相和》重点字词意思
- 《梦想的力量》考点练兵 基础篇
- 《梦想的力量》趣闻故事
- 《梦想的力量》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将相和》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将相和》重难点分析
- 《将相和》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 《梦想的力量》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将相和》教学设计二
- 《梦想的力量》美文欣赏一
- 《梦想的力量》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一
- 《将相和》老师语录
- 《将相和》同步作文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