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在领悟品味的过程中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容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领悟语言背后所藏的深意,并能通过读、写、说表达出来。
2、抓住重点词句领悟海鸥的灵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了解海鸥灵性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老人与海鸥》这个真实的故事。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概括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你会用什么词?理解“亲人”。
二、送老人,感悟海鸥灵性
1.背景介绍老人有关情况。
2.默读课文第15至17自然段,想想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感受深的地方可以在旁边写下批注。
3、学生交流。
(1)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A、此时大不一样的叫声会是什么样的?
B、大不一样的姿势是什么样的?
C、为什么与平时大不一样?指导读。
(2)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A、你从哪个词能体会到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理解“瞻仰”
B、从“急速”你能看出什么?C、指导读。
(3)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A、“站成两行、肃立不动”这情形仿佛和生活中什么样的场景类似?
B、深情地再读这句话。
(4)当我们最后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A、“炸了营似的扑过来”这是怎样的一种场面哪?
B、从两个“扑”看出什么?
C、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是指什么?如果你就是这“白色旋涡”中的一只小海鸥,面对老人的遗像,你想说些什么?
(5)齐读第15至17自然段。
(6)师小结。
三、识老人,体会海鸥灵性
1、你从哪儿能感受到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爱?你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海鸥有灵性呢?快速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
2、学生交流。
(1)老人把饼干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A、从这个片断中你读出了什么?指名读
B、把第3句话想像成一幅活的画,你看到什么了?
C、创设情境读。
(2)在海鸥的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肚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A、老人能认出这些鸟儿吗?b、理解“亲昵”。C、学学老人抑扬顿挫地呼唤海鸥。
(3)理解“生动”“企盼”。
(4)课文是怎样来描写他的呢?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四、赞老人,升华海鸥灵性
1、出示老人塑像,介绍有关情况,学生谈感受。
2、师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十块钱
- 发往天堂的一封信
- 老鼠
- 手语"熄"圣火 场景真感人
- 给老婆婆的一封信
- 人生
- 我变成了一条鱼
- 哈尔威 ,我想地您说
- 给灾区朋友的一封信
- 进行曲
- 麻雀流浪记
- 一碗菜汤
- 伊拉龙
- 我的同学
- 欢颂教师节
- 了解传统美术文化提高审美能力
- 中美文化传统对其社区学院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
- 犯罪构成事实研究刑法论文(1)
- 本土优秀传统美术文化在学院国画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
- 论日本传统艺道文化的美学特征
- 美国华裔文学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
- UNlON美的艺术:从日本传统建筑文化谈起
- 反倾销与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刑法论文(1)
- 体育行业规则与刑法的冲突刑法论文(1)
- 论传统美术\工艺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
- 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刑法论文(1)
- 保险诈骗犯罪探析刑法论文(1)
- 以儿童美术形式承载传统节日文化
- 论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刑法论文(1)
- 美术文化传统内涵论
- 《詹天佑》2
- 《秦兵马俑》2
- 《为人民服务》1
- 《十六年前的回忆》1
- 《秦兵马俑》1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1
- 《灯光》
- 《匆匆》1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
- 《十六年前的回忆》2
- 《猴王出世》
- 《秦兵马俑》
- 《景阳冈》
- 《詹天佑》1
- 《将相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