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5
《穷人》教学设计十二
【设计理念】
《穷人》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旧俄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的善良。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感人至深。根据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感情朗读、思维想象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从而受到爱的教育。
具体设计有以下几点:
首先,抓住教材特点,长文短教。在学生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课文,提出疑问后,进行启发引导,直奔中心段。这样,就能够在有限的40分钟内,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在学生划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后,针对桑娜的做法谈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对省略的内容补充、想象;在学生找出并划出“能体现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语句”后,又进一步让学生对渔夫、桑娜和孩子们的将来进行想象,体会出穷人勤劳、淳朴和善良的本性,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从中受到爱的教育。再则,让学生充分地读,使他们“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2、理解不懂的词语。
3、通过补充省略的内容,提高想象能力。
4、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言行,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教法】
〖情境教学法〗
1、以教师饱含情感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
2、让学生在心领神会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以感情的朗读去表达情感。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放课件,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课前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培养他们整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让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出是怎么概括出来的。
教师评价。
(这一步是为了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让学生找出文中最使自己感动的段落,并从中提出疑问。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提出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桑娜和渔夫那么贫穷,为什么还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其它问题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讨论交流,自行解决。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合作兴趣,乐于探究的能力。)
三、直奔中心,激发想象
学生读8~11自然段,划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
1、指名读划的句子。
2、出示课件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学生针对“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谈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从而体会出桑娜这个人善良的本性。读这句话,再一次感受桑娜的善良。
(出示课件)她忐忑不安地想:“她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她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指名读这段话,其他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短话有什么特点。
再读这段话,边读边感受,此时此刻,桑娜的内心都有什么变化。[进行朗读训练——省略号的读法]
让学生想象补充五个省略号的内容和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桑娜极其复杂、矛盾的心理和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一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感受人物复杂的、矛盾的、变化的心情,二是抓住教材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三是体会列夫.托尔斯泰这位大作家、这位文学巨匠遣词造句的高明之处。)
四、深入探究,拓展思维
1、学生找出并划出能体现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语句。
2、出示课件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通过对“熬”进行换词练习,对渔夫、桑娜和孩子们的将来进行想象,体会桑娜一家岁月的艰苦、生活的艰难,体会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
五、总结全文,升华中心
师生互动: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同时让学生想象穷人富裕的一面,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最后得出结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垃圾
- 爱
- 野菊花
- 气泡泡
- 我爱我的小台灯
- 对话
- 我爱我的文具盒
- 湘西美食
- 放风筝
- 厨房里的大怪物
- 西安肉夹馍
- 家乡的桂花酥糖
- 灭蚊灯
- 为自已喝彩
- 美丽的校园
- 试论高校学生工作服务路径的探索与思考
- 试析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引进
-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 关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 试析省域合作的教师教育的联盟化发展
- 关于高校网络德育管理模式分析
- 试析从威斯康星大学发展看独立学院社会服务
- 对于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中的主体角色定位研究
- 关于QQ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 试论高师声乐教师的职业素养
- 关于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类型与对策分析
- 试论“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 试析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 关于增强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动因及对策
- 试析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
- 为学生搭建探究与对话的平台──《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与反思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杂谈
- 画了一枚铜钱
- 从程红兵执教的《我的叔叔于勒》看整体风格模式的教学特点
- 解读小说主题的多维性,珍视学生独特阅读体验──谈《我的叔叔于勒》教学
- 《我的叔叔于勒》三次“对话式”教学案例
- 对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渗透”的研究──以《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讨论为例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 同情、理解和爱:《我的叔叔于勒》个性诠释
- 在《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个案分析
- 《我的叔叔于勒》教后记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 三问“态度”抓住本质──《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