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5
《穷人》教学设计十二
【设计理念】
《穷人》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旧俄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的善良。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感人至深。根据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感情朗读、思维想象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从而受到爱的教育。
具体设计有以下几点:
首先,抓住教材特点,长文短教。在学生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课文,提出疑问后,进行启发引导,直奔中心段。这样,就能够在有限的40分钟内,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在学生划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后,针对桑娜的做法谈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对省略的内容补充、想象;在学生找出并划出“能体现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语句”后,又进一步让学生对渔夫、桑娜和孩子们的将来进行想象,体会出穷人勤劳、淳朴和善良的本性,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从中受到爱的教育。再则,让学生充分地读,使他们“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2、理解不懂的词语。
3、通过补充省略的内容,提高想象能力。
4、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言行,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教法】
〖情境教学法〗
1、以教师饱含情感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
2、让学生在心领神会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以感情的朗读去表达情感。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放课件,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课前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培养他们整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让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出是怎么概括出来的。
教师评价。
(这一步是为了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让学生找出文中最使自己感动的段落,并从中提出疑问。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提出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桑娜和渔夫那么贫穷,为什么还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其它问题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讨论交流,自行解决。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合作兴趣,乐于探究的能力。)
三、直奔中心,激发想象
学生读8~11自然段,划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
1、指名读划的句子。
2、出示课件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学生针对“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谈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从而体会出桑娜这个人善良的本性。读这句话,再一次感受桑娜的善良。
(出示课件)她忐忑不安地想:“她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她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指名读这段话,其他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短话有什么特点。
再读这段话,边读边感受,此时此刻,桑娜的内心都有什么变化。[进行朗读训练——省略号的读法]
让学生想象补充五个省略号的内容和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桑娜极其复杂、矛盾的心理和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一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感受人物复杂的、矛盾的、变化的心情,二是抓住教材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三是体会列夫.托尔斯泰这位大作家、这位文学巨匠遣词造句的高明之处。)
四、深入探究,拓展思维
1、学生找出并划出能体现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语句。
2、出示课件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通过对“熬”进行换词练习,对渔夫、桑娜和孩子们的将来进行想象,体会桑娜一家岁月的艰苦、生活的艰难,体会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
五、总结全文,升华中心
师生互动: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同时让学生想象穷人富裕的一面,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最后得出结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爷爷的大肚子
- 我们的图书角
- 我当上了小记者
- 水仙花
- 我的弟弟
- 画家乡
- 云
- 我姓"朱"
- 下雪了
- 淡定
- 四季
- 冬天
- 姐姐的小螃蟹
- 我新买的一双红布鞋
- 今天真冷
- 创建和谐乡镇经验总结
- 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总结
- 分局2009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 2009年上半年五五普法工作总结
- 月工作总结
- 物业管理处年度工作总结
- 北京八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 如何研拟新年度工作计划?
- 组织部工作总结
- 2009年上半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创建工作总结
- 月度工作总结
- 实践部工作总结
- 2009年个人工作小结
- 运动会工作总结
- 2009年五五普法工作总结
- 站直喽,别趴下——对入世后中国会计市场的思考(1)
- 公安现役部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1)
- 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会计(1)
- 报表附注的编制与审计问题探讨(1)
- 关于法务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1)
- 论现代企业管理中会计职能的定位(1)
- 地产公司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N种解读(1)
- 平衡计分卡对内部审计的绩效管理(1)
-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以及治理(1)
- 电算化会计对财务报告的影响(1)
- 试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1)
-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关系探析(1)
- 对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探讨(1)
- 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浅析(1)
- 银行承兑汇票应被纳入现金流量表(1)
- 《称象》多元智能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四
- 《乌鸦喝水》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
- 《称象》片断赏析二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七(第二课时)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三
- 《乌鸦喝水》的字词教学:随课文识字
- 《称象》片断赏析一
- 《乌鸦喝水》练习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四
- 《乌鸦喝水》教后有感
- 《称象》教学设计一
- 《司马光》教学设计九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