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家界索溪峪的“野”性美。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3.欣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文章用拟人的写法,不但写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还表达了作者对纯朴自然风光的向往和赞叹之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边我们学习了查字典,请查出“野”字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
(二)简单介绍张家界。
(三)听课文录音。注意本文的写作顺序。
(四)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1)“意念”指什么云。
(2)“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
(3)“荡涤着我的胸怀”中“荡涤”是什么意思?
2.分析文章的层次。野(山、水、物、人)――>荡涤着我的胸怀
(五)默读课文。分小组议论课文的分段,概括段意。
(六)指四名同学,分别朗读野山、野水、野物、野人这部分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画出课文中每一部分的中心句。
小结:作者这样写,既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文章脉络清晰。
(七)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层次。
第二课时
(一)听写字、词。
野性 磅礴 绵亘蜿蜒 随心所欲 不拘一格 亭亭玉立 难以言状 返朴归真
(二)让学生再一次听课文录音。注意作者对野山、野水景色的描写。
(三)讨论、交流。
1.自己读“野山”的描写。画出课文中描写索溪峪的山的样子和形状的词语。画出描写山的惊险的词、句。
2.读“野水”的美景。
(1)“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什么意思?
(2)作者是怎样描写山路和索溪峪的关系的?
(3)说说你觉得作者这样描写野水的景色有趣吗?为什么?
(四)学生有感情地再次读课文。
小结: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景物描写得越美,越生动,感情就抒发得越真挚,越充分。
(五)齐读第五部分课文。
1.“全无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气”这是什么意思?2.人们总结了一句谚语是怎么说的?
3.课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结:通过作者的联想,又一次表现了作者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
(六)总结本文中心思想。
(七)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英雄林浩
- 我们的小飞机
- 快乐五一
- 钟
- 清明扫墓
- 猪与驴
- 小燕子回家了
- 冬冬的荷叶伞
- 我们的航模
- 运动会
- 驴与蚂蚱
- 画错了地方
- 快乐的冬天
- 吹泡泡啦!
- 小燕子回家了
- 论我国合伙企业立法的不足及完善_法学理论论文(1)
- 制定《紧急状态法》刻不容缓(1)论文
- 卡多佐的法律情怀与司法艺术(1)论文
- 租约仲裁条款并入提单(1)论文
- 营业窗口服务形象创新研究
- 加拿大的立法体制(1)论文
- 搞好农产品流通是庆阳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切入点
-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公开征求意见乃民主和谐必然要求(1)论文
- 从经济人类学角度分析民族品牌及其经济价值
- 汽车营销网络管理对反垄断法的应对策略
- 再论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1)论文
- 论中小企业营销渠道管理
- 浅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伦理观(1)论文
- 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法律保障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一
-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意思
- 《乡下人家》考点练兵 积累篇
- 《牧场之国》写作背景
-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梳理
- 《牧场之国》整体阅读感知
- 《牧场之国》重难点分析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四
- 《乡下人家》范文习作
- 《乡下人家》训练素材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二
- 《牧场之国》老师语录
- 《牧场之国》相关知识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三
- 《乡下人家》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