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0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学生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3.学会本课生字、生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完课文,谈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写:即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增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2.指导学生认真写好读后感。
一、通读全文,从整体入手
1.课文共分几段,为什么这么分?
2.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从整体认识课文后,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课文。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注意,讲到此问题时要给予解决。)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己读1~2自然段。
思考: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关于地球的什么知识。通过具体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
地球是渺小的: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大陆面积只占其中的1/5。
以上的数字表明了什么。
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很小很小的。不要认为地球很大,地球并不大,供人类活动的范围也很有限。
2.练习朗读,体会地球并不大的含义。
3.默读课文3~4自然段。
(1)思考:地球有什么特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请同学们在默读的过程中、圈画出重点句、关键词语,然后谈自己的理解。说话时要按课文的先后顺序。)
(2)指导学生从这几方面考虑:
地球的特点: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包括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有的是不能再生的。
课文从以下几方面讲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a.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资源会越来越少。
b.重点理解这两句话,指导学生多读多体会。投影。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就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认识到破坏地球、破坏自然,会带来灾难。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人类将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3)指导朗读这一部分。
4.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水资源越来越少
- 怀恋鲁迅
- 传奇世界
- 这一次,我真多虑了
- 爸爸
- 和谐社会
- 放烟花
- 日出
- 秋音
- “父女健忘组合”
- 风雨中的心
- 重读冰心,感受母爱
- 激烈的英语对抗赛:龙VS凤
- 雨
- 有什么比这更珍贵
- 新时代更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 自由贸易体制与我国宪法价值(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传统文化与法的隐性冲突
- 论宪法的自主性发展(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劳动法领域的哲学思辨(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传统文化缺失原因之探讨
- 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与现代公民意识
- 凝练大学精神 培育创新人才
- 晚年陈云的忧患意识论析
- 论宪法价值发生的人性基础(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未成年人缔约能力制度比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劳动法领域的哲学思辨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丝织锦绣与文学审美关系初探
- 律师与民办律师事务所劳动关系析解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詹天佑》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3
-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詹天佑》课堂教学片段实录和点评
- 《草原》读写练习题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5
- 《詹天佑》文本解读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1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6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8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2
- 《草原》自主性练习设计
- 《草原》练习题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4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