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3
《北京的春节》教案(第一课时)
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1.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如:
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
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1.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时间〖〗风俗习惯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风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填得全面细致,表格内容供参考。)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四、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2.展示朗读:刚才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五、结束语与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迟到的闹铃
- 秋到我家
- 小霞姐我们永远支持你
- 中考
- 读《你在为谁读书》有感
- 校操比赛
- 气球奇遇记
- 中国加油
- 老师,我赞美您
- 我们的年三十
- 自信
- 我们班的男生女生
- 我爱读书
- 我的班级我的家
- 难忘的“第一次”
- 格式合同价值之研究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 浅论法官之公正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 “琴”作为“文化遗产”的文化意义
- 对完善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思考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 论民初孔教是否宗教之争
- 信用证理论探讨及案例分析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 职务犯罪情报网络建设问题研究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 归正人员的人权保障问题/王亚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浅谈信访的弊端及对策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消融力
- 法治与执政党的政治权威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 论文化观念的演化
-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考察与开发策略
- 试论俞樾学术思想的几点局限
- 宪政的新范式(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中心思想
- 《大瀑布的葬礼》有感
- 《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5
- 《只有一个地球》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1
- 《大瀑布的葬礼》课文简说
- 《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 《只有一个地球》主题队会方案
- 《大瀑布的葬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2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读后感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