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5
《青山不老》
方丽敏老师执教的《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长久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我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十分疏忽,也从来不敢上公开课的时候,上一篇略读课文,平时,对略读课文,总是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开学初,杭州市教研员刘荣华老师来校听课指导,施奕老师执教一篇略读课文《桂花雨》,当时。刘荣华老师提出,精读课文研究的人多,略读课文研究的人少,你们可以对略读课文早作研究,当时,我也查找了许多资料。
新课标对略读课文的学习目标定位:内容上做到3点:
1、粗知大意,这篇课文讲的是这些人和事。
2、增长见识。(世上竟有这样的情和景,人和事)。
3、有所感悟,(感受、启迪)。
方法上:要求自读自悟为主,教室更加放手。目的上:
1、训练学生略读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
2、将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到略读课文上,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
方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目标定位十分的准确: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提出问题。
2、利用导读抓住三个问题:想一想这些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方老师抓住这3个问题,引导学生捕捉文中重要信息,展开讨论交流。来解决问题,并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地句子。
⑴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属。
⑵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这个问题,通过写一写。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真正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方老师的略读课文教学,我收获不少。我明白了:
1、粗知不是浅知:
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粗知不是浅知,粗知不是少知。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句、学词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2、自主阅读也不是自学:
略读课文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老师说得更少、更精到。但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地阅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的教育》有感
- 勇敢挑战生活的考验 ——读《桃花心木》有感
- 我心目中的老师
- 秋色
- 雨中小伞
- 洛浦雨景
- 第一场雪
- 小鸟伤心了
- 人间仙境——太白山
- 读《圣诞欢歌》有感
- 美丽的春雨
- 花的天堂、鸟的世界
- 寻找春天的脚步
- 秋天的私语
- “狐朋狗友”
- 关于体育教师自主发展阶段性表征探究
- 试析构建高职院校扁平化管理组织的思考
- 信息化时代高职教学理念的探析
- 浅谈高职电子信息专业英语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的思考
- 探讨高等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浅议国外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 关于党建工作在提升高校科技竞争力中的作用探究
- 浅谈高职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 简论和谐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师德建设
- 关于地方性高校健美操教师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 试论瑞吉欧中国化的教师角色的塑造
- 试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 试论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发生的条件及策略探究
- 浅谈创新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的比较
- 一世阴凉
- 《孤独之旅》心理描写
- 《孤独之旅》中心思想
- 《孤独之旅》环境描写
- 黄油烙饼
- 孤独与蚕的联想
- 《孤独之旅》结构分析
- 《草房子》故事梗概
- 《孤独之旅》学法指导
- 《孤独之旅》写作特色
- 《孤独之旅》学习指导
- 《孤独之旅》主题思想
- 《孤独之旅》强化练习
- 长大 飞翔
- 《孤独之旅》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