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0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有丰富知识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短暂而真诚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这是一篇叙事写人的文章,作者从人物极具特点的外貌描述,写到了他的动作、语言、神态,而这一切又不脱离闰土的生活实践──对四件事的描述,使我们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有丰富知识的农村少年。
大家都知道写人必然要写事,而且应当写值得写的事,不然人物就会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使人觉得毫无可读之处。通过事例来写人,就是“让事实说话”,借助具体的事实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与思想特点。本文作者所写的四件事虽然有详有略,但都体现了这样的特点,是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
全文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记忆中的闰土。作者用极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风景画,勾勒出一位机种勇敢的少年形象。正因为这个形象让人难以忘怀,所以作者在文章的重要位置用浓重的笔墨进行了描述。
第二部分(第2至3自然段)写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首先交代了“我”是怎样跟闰土认识的。再介绍了闰土名字的由来和他有装弶捉小鸟雀的本领。
第三部分(第4至5自然段)写“我”第一次跟闰土见面的情况。着重描写了闰土外貌的三个特征:“紫色的圆脸”,说明身体健康;“头戴一顶小毡帽”,可以看出他是农村孩子;项套“银项圆”,说明他父亲十分爱他。
第四部分(第6至16自然段)写闰土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四件事的叙述有详有略,使“我”深深地感到“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从而对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里有着丰富见识的闰土表示无限的钦佩和赞美,也流露出“我”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第五部分(第17自然段)写闰土和“我”的分别与友谊。表现了闰土很重感情,很天真纯朴的性格特点。
这篇文章要达到的目标是,借助这样一篇篇幅较长的课文,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二、说教法 这一节课首先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导入新课。 学习第一件趣事,月夜刺猹。这一部分注意讲解闰土的动作和神态,从中可以看出闰土的聪明勇敢,并观看动画模拟。学习第二件趣事,雪地捕鸟。这一部分也是更能体现闰土的聪明勇敢,从动画中更能体现这件事的乐趣。夏日拾贝和潮汛看鱼主要是看几张图片,用图片来吸引学习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倒数第二自然段有一段含义深刻的话,可以通过同学讨论和老师讲解来吃透,借助于投影让学生把握这段话的深义。
然后讲解两人分别的场面,并说一说他们会互相说一些什么,重点要体会他们的依依不舍。
最后进行探究要求,去图书室借阅《故乡》。去看一看长大后的闰土是什么样子,会和鲁迅发生一些什么事,全课结束。
以上就是我这一节课的大致过程,肯请各位老师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以后教学中改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同学
- 我想
- 聪明的小车手
- 我的任务
- 我的烦恼
- 我的梦
- 我
- 洗碗
- 纸船中的小奥秘
- 可爱的小乌龟
- 我
- 秋天
- 小可
- 无题
- 我当升旗手
- 声乐艺术中的文学语言
- 国内地方交响乐团体制探索
- 情景模拟法的作用综述
- 地铁新型分区防水技术探讨
- 地铁施工中的轨道运输组织
- 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控制
- 论如何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 谈二胡演奏技能的改革
- 在歌曲教学中发挥听的作用
- 论音乐教育与养成教育
- 谈小学音乐的情感教学
- 激励性原则在音乐教学的运用
- 对声乐表演的听众意识阐述
- 关于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的方法研究
- 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1)
- 《司马光》教案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 《夏夜多美》教案
-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 《称象》教学实录及点评教案
- 《索溪峪的“野”》教案
- 《美丽的小路》教案
- 《葡萄沟》教案
- 《翠鸟》教案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教案
- 《北京》课堂实录片断点评教案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 《蜜蜂引路》教案
- 《打电话》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