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起源
翻新时间:2015-12-13
地球的起源
与太阳系的起源基本是一个问题。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员。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起,人们逐渐倾向于太阳系起源于低温的观点。他们认为行星不是由高温气体凝固而成的,而是由温度不高(低于1000℃)的固体尘埃物质积聚而成的。行星形成后,由于引力能的释放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生热,行星内部增温,甚至导致局部物质的熔化。
约在50亿年以前,银河系中存在着一块太阳星云,它是一团尘、气的混合物。在它的引力收缩中,温度和密度都逐渐增加,尤其在自转轴附近更是如此。于是在星云的中心部分便形成了原始的太阳。其余的残留部分围绕着太阳形成一个包层。由于自转,这个包层沿着太阳的赤道方向逐渐扩展,形成一个星云盘。星云中较大的颗料叫做星子。在引力、离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星子和尘埃物质向星云盘的中间平面沉降,在那里形成一个较薄、较密的尘层。尘层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很快瓦解成许多小的团块,由于自身的引力又积聚成小行星大小的第二代星子。由尘层形成第二代星子,估计约需1万年。
第二代星子绕太阳运行时常发生碰撞。碰撞时,有的撞碎,有的合并增长。当一个星子增长到半径约几百千米时,它的引力就足以干扰附近星子的运行而使它们靠扰。星子越大,它的引力也越大,体积的增长也越快。大星子很容易将它附近的较小星子吞并而积聚成一个行星的核心。在尘层中,只有几个星子能增长成为行星,其余都被吞并。
地球形成时基本上是各种石质物的混合物。初始地球的平均温度估计不超过1000℃,所以全部处于固态。形成后,由于长寿命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和引力位能的释放,内部慢慢增温。当地球内部开始出现熔融的物质,重力分异作用就开始,液态的铁元素逐渐流向地心,形成地核,地幔的表层也逐渐分异出一层薄薄的地壳。一个具有分层结构的地球开始形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记住这一天
- 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
- 奥运精神(The Olympic Spirits)
- 品菊
- 迷离的雨季
- 爆笑小学生作文
- 春天的梦
- 心,如湖水般宁静
- 乡村的人家
- 垃圾
- 我眼里的父亲
- 月儿
- 爱情太短,遗忘太长
- 春天之草
- 快分别了
- 由“素质消耗”转为“素质普及”
- 以语言资源开发利用实现文化产业开发的“活态”特征
- 1980年以来英国的雇佣关系变化
- 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 一种超大规模MPI栅栏同步的硬件卸载方法
- 从中国梦想看教师的梦想、我的梦想
- 以译举政 2013年6期
- 论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的法律问题
- 推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 一种路由表分布式存储转发架构及其查找算法
- 大学体育《篮球》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 《乳品分析与检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 一种面向输入缓冲交换机的多VC共享预取结构
- 浅谈如何有效防范贷款操作风险的发生
- 钻孔施工和冲孔期间防瓦斯超限综合技术措施研究
- 《田忌赛马》教案之一
- 《田忌赛马》说课稿之二
- 《田忌赛马》说课稿之一
- 《田忌赛马》教案之四
- 《鞋匠的儿子》教案之二
- 《聪明的使者》课外拓展
- 《田忌赛马》教学案例及反思
- 《田忌赛马》教案之五
- 续写作文《田忌赛马》后传
- 《田忌赛马》教案之六
- 《聪明的使者》探究感悟
- 《聪明的使者》教案之二
- 《鞋匠的儿子》教学建议
- 《聪明的使者》教学建议
- 《聪明的使者》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