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5
尊重孩子们的独特体验──兼谈《小鹿的玫瑰花》的教学
《小鹿的玫瑰花》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了让学生感受鹿弟弟种了玫瑰却因养伤看不到花开的“惋惜之情”,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言:“鹿弟弟辛辛苦苦种了玫瑰,结果一朵花也没看到。如果是你,心情会怎样?”大多数孩子说:“我会很伤心,那么漂亮的玫瑰花都没有看到,太可惜了!”这样的回答正合我心意。我满意地准备顺势而导:让学生准确地将这种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谁知,一声清脆的“不可惜”不合时机地冒出来打断了我的教学思路。孩子们“唰”地把目光投向发出声音的赵琬滢,继而又扭头看着我,似乎在猜测老师将如何处理这个异样的声音。
是啊,小鹿辛辛苦苦种了玫瑰,就盼着花开呢,想不到在花开的季节摔伤了腿不得不躺在床上,眼巴巴地错过了花期。看不到花开的美丽,怎么可能不可惜?但我明白,如果我贸然地否定她的说法,那么我否定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想法,而将是所有孩子头脑中潜在的、与众不同的个性思维的火花!我们的教学追求的不是整齐划一的思维模式,我们所期盼的是让孩子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个性化的见解。这一声“不可惜”,难道不是点燃个性思维火花的契机吗?
我想,她这一声毫不含糊的“不可惜”后面肯定有自己充分的理由。于是我面带笑容,满含鼓励地说:“这是你的想法,是不是?老师相信,你这样想肯定是有理由的,能给大家说说吗?”我的诚恳,让孩子们托起下巴眨着眼睛期待着琬滢的回答。“今年看不到玫瑰花开,明年还可以看呀。花儿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嘛,小鹿没有必要伤心。所以我觉得不可惜。”多么乐观的态度!多么充分的理由!多么精彩的回答!这一声“不可惜”为大家开启的是另一扇快乐之门。我不禁为她的回答所感动:“你能这样想,太好了!老师相信,你永远都会拥有一个快乐的心情!”
我知道,这一声“不可惜”之后的即时评价,不是简单的鼓励和赞赏,它开启的是孩子们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世界原本就是多姿多彩的,所以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就不该是单一的。
(摘自魏晓静《尊重孩子们的独特体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洗碗
- 秋天
- 我爱我家
- 文竹
- 我的弟弟
- 小金鱼
- 中秋之夜
- 买书
- 我的爸爸
- 茉 莉花
- 美丽的秋天
- 难忘的教训
- 游黄山
- 秋天
- 一张照片
-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 重新解读孔子的仁
- 从《抱朴子》看道教的生命哲学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中华文化的元色是兼容
- 谈《四库全书》
- 宋明理学与东南家族社会经济变迁简论
- 儒家修养论今说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汉字起源于中东——兼论甲骨文起源之文化读解
-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翠鸟》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 《太阳》
- 《四个太阳》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灯光》教案设计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落花生》教学片断及评析
- 《火烧云》教学片段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