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课改呼唤返朴归真的教学──《燕子》教学片断及反思
【教学片断】
师:这一节中还有两个字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
(生认真默读课文)
师:请读读第二句。
(生仔细读第二句。一会儿,有人举手)
生:这里的“痕”字用得好。
师:说说理由。
生:我查了字典,“痕”表示颜色很淡。说明电线颜色很淡。
生:我有补充,因为电线在远处,又有点高,看不清楚,所以……
(生一时语塞)
师:体会很好。但是意思还没表达完。再用心读读课文,看看插图,你一定会说完整的。
(生看书沉思,其他同学也在思考,有的已经举起了手。但老师仍在等待他。过了一会儿,生终于举手了)
生: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了一丝痕迹。
师:体会得真精彩,如果郑振铎先生在世,一定认你为知音。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它的精妙和韵味。
【教学反思】
此教学片段中,我非常重视教材,积极引导学生多次接触文本,认真阅读文字,观察插图,并在学生思维堵塞时适时点拨,疏通,学生终于领悟了“几痕”一词运用的精妙与独到。粗粗一看,你也许觉得此教学片段很是平淡,学生更多的时候在读书思考。交流时,也没有出现那种智慧火花频频迸射,奇思妙想纷纷涌现的高潮,但这貌似平淡的课堂,却实实在在地在学生心中留下了形象,留下了情感,留下了语言。
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也说:“在强调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时候不要忘了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我想,面对语文课本中一篇篇经典范文,我们应该沉下心来,组织学生原汁原味地读,认真反复地读。真正做到基于“学好教材”上的“超越”。全国语文教育专家崔峦也说:我们教师要正确处理用好教科书和引进相关资源的关系。教师要否定“课本为中心”不应把教科书适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教科书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凭借。要用好教科书,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要适当引进相关课程资源,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做得好,会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促进语文学习。更要用好教科书,凭借教材培养各项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警惕出现课文还没怎么研读就把教材甩在一边,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内容(包括滥用多媒体)或花样翻新地过多安排与语文学习关系不大的活动的做法。用好教科书,可以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做到“下要保底”,可谓雪中送炭,这一步首先要做到;美国流行一句话,让老师回到黑板上来。在这个基础上,适当的引进必要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多学一些,学得更好一点。做到“上不封顶”,可谓锦上添花。加上我们的国情决定了,一些地区和学校不同程度缺乏引进课程资源的条件。因此,老师们要用好教科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课改呼唤返朴归真的教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一千年后的世界
- 伟大的爱,母爱
- 快乐阅读之一笑猫日记
- 冬日里的雪印象
- 悠悠母爱
- 致四川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环保公民从我做起
- 我渴望超过她
- 我的妹妹
- 我家周围的环境
- 燕南行
- 两只小兔
- 妈妈包汤圆
- 快乐的冬游
- 工商局培训干部方案
- 小学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 中学校园安全应急预案
- 2011学年双语实验小学校本培训方案
- 2011年小学地震应急预案
- 2011年度党员培训计划
- 2011年学生干部培训方案
-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方案
- 学校突发治安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 学校2011年校园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练预案
- 幼儿园安全应急预案
- 2011年新员工培训计划
- 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安全预案
- 小学防汛抗灾工作应急预案
- 2011年社保局人才培训管理要点
-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构想(二)
- 基于建构性教学活动的理科学习评定
- 从“化学与药物”案例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 发展性教师评价初探
- 避开题设陷阱 巧解高考化学选择题
- 非智力因素的激活与现代教学
- 化学教学中“度”的调控艺术
- 英汉习语的文化语境与翻译
-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的简析
- 国外教育支出比较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完善
- 化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 浅论格式合同(1)
- 论买卖合同中的瑕疵担保责任(1)论文
- 中国翻译美学研究新发展
- 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的初探
- 《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案
- 《月光曲》
- 《鲸》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 《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 说课设计
- 《将相和》教学设计2
- 《将相和》教学设计3
-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评课稿
-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将相和》教学设计4
-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 《将相和》课堂教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