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谁没有陶醉之时?──《荷花》教学思考
以“荷花”入文,应该说古今诗歌散文中是非常多的,爱“莲”之人多如牛毛。苏教版国标版十二册中,关于“荷花”的文章也有好几篇。比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二下)、《荷花》(三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下)。文人爱莲,世人也爱莲。而叶圣陶的《荷花》应该说是名篇了,短短三百余字,让我们感受到另一种荷花之美。叶先生的荷花既不是“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冷战。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也不是杨万里笔下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是给人一种独特的陶醉。
《荷花》应该说是传统篇目,我们小的时候就学过,而这篇文章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的不是前三段的,而是“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想到这里,我问自己是不是我的学生学习这课,这一段也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永恒?我又问自己,为什么这一段在我的头脑中留下这么年没有忘记?
思考之中,我感觉到这是因为“陶醉”会让人终身难忘。何为陶醉?词典中说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感受之中就是陶醉。叶先生的确沉浸在荷花之中了,否则写不出这么美的文章。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如何让他们也陶醉呢?记得教我的老师是这样做的:
大声读,反复读,人人都能够高声背诵。老师弹着琴,让我们轻声背,反复练,并且参加学校朗诵比赛。看来,我以前的语文老师是花了代价的,从内心上也感谢我的语文老师,让美文走进了我的世界。现在看到荷花,我还会吟诵,因为童年的记忆没有消失。
今天,也应该让学生这样享受式的读,因为只有读,才能产生最佳的感受。
继续思考着这一课,我个人认为还应该把陶醉这个词还给孩子,让孩子明白陶醉是多好的事。人的一生,所看的景一定很多,所经历的事一定不少,让自己陶醉与其中的事肯定不是一件。陶醉对于一个人来说那是最美的,也最值得回忆的。陶醉的故事对于他人来说,其实同样是美的。如何把自己的陶醉奉献给世界?最佳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陶醉用笔记下来,写成文章。所以说,通过这一课的教学,用陶醉引领学生从另外一种角度明白写作的价值,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种收获。
因为收获的是陶醉,所以最幸福!因为收获着陶醉,所以最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动静分明”的我
- 我的课余生活
- 秋之美
- 我的老师
- 保护自然环境
- 观花灯
- 地霞无情,人间有爱
- 我们身边的老师
- 中秋月圆
- 麻姑仙女回家记
- 课余生活
- 我心中的梦想
- 校园的柳树
- 新学年的决心
-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 电子邮件(E-mail)证据若干问题研究司法制度论文(1)
- **女的被害性及其合法权益保护(4)司法制度论文(1)
- 试论我国司法改革中的越位问题(7)司法制度论文(1)
- 现代科技与证据制度(4)司法制度论文(1)
- 美国规制诱惑侦查的法理评介(3)司法制度论文(1)
- 我国现行戒毒体系的反思与重构(2)司法制度论文(1)
- 来日外国人犯罪的状况(5)司法制度论文(1)
- 现代科技与证据制度(2)司法制度论文(1)
-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 电子邮件(E-mail)证据若干问题研究(3)司法制度论文(1)
- 来日外国人犯罪的状况(4)司法制度论文(1)
- 由“执行难”论我国现阶段的法律缺陷(3)司法制度论文(1)
- 论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2)司法制度论文(1)
-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反思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影子》教学设计
- 《风娃娃》教学反思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评点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