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拉近与天堂的距离,用心去感受──《鸟的天堂》的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是一篇传统课文,
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文章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声色兼美。以前多次教过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学生的读、老师的讲解以及引导学生想象美景。对于文字这么优美的文章,学生往往是学文,而不进入文章所描写的意境。这次教学这篇课文时,由于现在有“班班通”,借助多媒体来教学这篇文章就轻松多了。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采取了理清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特点、体会写作方法、领悟作者感情,这一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缩短学生的认识和客观事物之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
《鸟的天堂》一课,学生没有亲临过鸟的天堂,对大榕树的大和美缺乏感性认识,了解不多,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依据多媒体能够通过声、光、色、形,把远的事物拉近,把抽象的事物变实。对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超文本的教学软件,向学生展示大榕树的实景,从而拉近学生与鸟的天堂的空间距离。在教学第三大段鸟多、鸟欢时,我又充分
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的作用。开始我播放了一段悦耳动听的鸟叫声,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倾听,用心去感受。利用音乐的语言,使课文语言的形象激活了生活中原来积累的知识,并融合在一起。这群鸟雀跃,嬉戏玩闹的场面就促使学生情不自禁的产生想亲眼看到画面的情感。情感的投入,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增。影视的形象更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它能再现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纷繁世界,使语言内容变抽象为具体、生动,使文字教学信息传递由静态变为动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因此我在《鸟的天堂》一文的设计中,结合教材重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发展水平,有目的的恰当适时的运用电教媒体,将学生带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美的情景中去,接受美的教育。
对于本单元所重点掌握的“见闻”和“联想”的教学,主要通过读、质疑、解答来完成。但由于这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视觉的欣赏上,对于“见闻”和“联想”的掌握不是很好,在教学时,还需要老师重点点拨。在具体学习中,要靠同学们读读悟悟。不过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浓的,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做课堂学习的主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动物过冬
- 春天的脚印
- 星星
- 春天来了
- 春雨
- 下雨了
- 春天
- 春天到了
- 下雨
- 冬天到了
- 四季的景色
- 春之歌
- 春天
- 春天
- 找夏天
- 简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效途径
- 试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 美妙的咏叹感恩的礼赞——论当代女诗人蓝蓝的创作特征
- 浅析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教师生态定位
- 由林白《一个人的战争》透析其私人化小说创作特征
- 试析民办高校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 试论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 试论新形势下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的思考
- 论鲁迅《复仇(其二)》中的宗教意蕴
- 试析市场营销理念下地方政府的城市管理
- 试析英语教师要让互联网成为教学中的好工具
- 试析教师的课堂组织与引导
- 简论用材料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试析三位作家儿童文学创作的共同质素
- 浅析沈从文自由主义文学思想初探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语言积累
- 小草说:“……”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讲故事”引起的思考──《燕子专列》教学反思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语言感悟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文本链接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句子分析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近义词反义词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综合性学习
- 课堂教学目标如何达成?──《燕子专列》教学带来的思考
- 阅读树木、倾听自然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结构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词语解释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题解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中心